忘年婚姻的心理调适
最近,忘年婚姻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视线,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现象和话题。从大家所熟知的公众人物来看,除了被广泛关注的杨振宁和翁帆外,更早一些的还有:
1999年,30岁的华裔女子邓文迪嫁给了比她年长38岁的默多克,目前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2002年,25岁的跳水冠军伏明霞和50岁的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喜结良缘;
2004年8月,年轻的凤凰卫视女记者隗静在北京举行婚礼,与她双双踏上红地毯的是一位大她很多的美国前将军。
忘年婚姻似乎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每有名人的“老少配”婚事,总会引起一阵热闹;普通人一出现“老少配”,也会生出不少街谈巷议。其实,感情和婚姻的事,历来都是因人而异、见仁见智的。偏偏对忘年婚姻,许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他们的婚姻会幸福吗?”事实上,真诚相爱年龄并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经历社会、心理、生理的不断适应才行。
忘年婚姻的基础——情感培养
我国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增加。而在这一人群中,很多人因为丧偶等原因,晚年的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和关注。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和“黄昏恋”现象呢?
“老少配”往往会受到封建意识、世俗观念的影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