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康复》 > 2005年第8期
编号:11079656
盛夏多给心脏消暑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1日 《康复》 2005年第8期
盛夏多给心脏消暑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人认为寒季是此病的高发季节而忽视夏日复发的危险性,其实,盛夏时节冠心病发作导致心绞痛乃至心梗的并不少见。尤其是气温超过33摄氏度,天气持续闷、湿时,医院病房里的心脑血管病人就会明显增多。临床研究证实,高温时,人体的新陈代谢显著加快,并对血液循环系统产生很大影响。具体表现有如下几种因素:

    a.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倍~5倍,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多,这样势必加重心脏的负担。b.人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增加心脏的工作量。c.夏天出汗多,人体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血液黏稠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血凝倾向,导致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的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d.闷热的天气,促使人的情绪容易烦躁,植物神经紊乱。医学研究表明,高温下心情长时间烦闷,容易紧张和产生抑郁,随着症状的加重,可引发猝死、心梗等意外概率的上升。e.夏夜天气燥热,而且日长夜短,人们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睡眠,而休息不好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诱因之一。f.空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容易导致缺氧。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动脉硬化的人,心脑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当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充足,活动适量,又服用了有效的血管扩张剂时,病人可能不会有什么不适的感觉。但在天气湿闷时就不一样了,湿闷的空气中水的含量明显增加,而氧气的含量则显著下降。所以,即使服用的药物品种、剂量没改变,甚至活动量和平时没有区别,也常常会感到胸闷、气短、头晕,严重时就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栓。

    因此,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在夏季应注意保护心脏,及时给予消暑。以下应对措施可供参考:

    1.动静适宜。活动宜在凉爽时段进行,切忌在高温中锻炼。强度要适量,时间不宜太长,以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发作;当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较大时,应减少户外活动。

    2.防暑降温。在室外活动或工作时,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以防止因周围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致使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当天气闷热时,室内可开启空调,但度数不要太低,时间不要太长,以25摄氏度左右为宜,这样既可以调节室内的温度,又可以减低室内空气的湿度,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起居有序。由于暑热,晚间入睡较晚,早晨不宜过早起床,中午要适当休息,以补充睡眠。

    4.调整用药。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对平时服用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加大某种药物的剂量,或增加某种药物;有心绞痛发作史的患者,可实施预防性用药,如心得安、消心痛、丹参片等。若外出旅行,则须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或亚硝酸异戊酯等抗心绞痛药物。

    5.饮食清淡。夏季消化道功能减退,食欲下降,可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黑木耳、豆制品以及瘦肉、鱼类等,尽量少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食物。饭菜不宜过咸,食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同时注意补水,不要等口渴了才找水喝,要多喝凉开水,也可喝一些淡盐水。最好在睡前半小时、半夜醒来及清晨起床后都喝一些。还可常喝绿豆汤、莲子汤、百合汤、菊花茶、荷叶茶等饮料,既可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含咖啡因的饮料少喝为宜。

    6.稳定情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一切,当过分激动、紧张,特别是大喜大悲大怒时,由于神经的应激反应,可使小动脉血管异常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增强,使冠心病患者缺血、缺氧,从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应尽力避免过度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不良刺激,不参加刺激性强的活动。只有心理平衡,才能生理平衡,各脏器功能正常,血流通畅,才能避开心梗的威胁。

    7. 保持大便通畅。排便若用力过度,可使心肌耗氧量急剧升高,极易诱发心绞痛,因而要养成定时如厕的习惯。平时要多吃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香蕉等,适当进食粗粮,也有利于通便。

    8. 控制体重。许多慢性疾病都与肥胖有关,故而要注意控制体重。要减少食物的总热能。冠心病患者不宜过多饱食,过饱不仅易导致身体发胖,而且可以直接压迫心脏,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血管痉挛,甚至发生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http://www.100md.com(陈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