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佳人》 > 2005年第6期
编号:11078493
王小慧:不希望看到僵死的生活
http://www.100md.com 2005年6月1日 《健康佳人》 2005年第6期
王小慧:不希望看到僵死的生活
王小慧:不希望看到僵死的生活
王小慧:不希望看到僵死的生活

     王小慧的装束只有两种颜色:雪白的衬衣和黑色皮裙。一个成熟女性的身上只有如此简约的色彩,即便是加上王小慧的肤色,也只是三种颜色罢了。如果说还有第四种颜色,那就是嘴唇的颜色了,即淡淡的红色。这一切,非常像她的作品《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的封面,唯有“视觉”两字是红的,其余均为白黑;若干外国字母是金黄的。

    同济大学,王小慧艺术工作场。办公室里一片散乱,德籍华裔女主人出门会客时候携带的黑色小坤包,被凄冷地扔在地上,与在人前的待遇完全相反。床的四周是摞起的书籍和装照片的口袋,在这样的空间穿行,主人王小慧大概是像鸟一样蹦跳着方能走路的。桌子上到处是卡片和书写着什么的纸张。这些东西的拥有者,似乎与整个世界都保持着联络,但是想拥有的太多,而且对未来还拥有着丰裕的时间,所以她一时还不急,疏于整理。简约和随心,能做到这样的女人,才情和容貌都不会逊色。

    “她不是用眼睛看世界,而是用心来看世界。一旦看到,她便心跳了……”
, http://www.100md.com
    王小慧是近年来活跃于欧洲和中国的摄影艺术家,她是东方人,却能走进西方摄影大师行列。王小慧不但是国际知名的摄影艺术家,也同时从事文学和电影创作,影片《破碎的月亮》、《世纪末的京剧人》便是她自编自导的力作。

    在《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一书中,记录了王小慧这位美丽灵慧的东方女子,在西方经历了灵魂和肉体的双重打击,失去好友与丈夫俞霖,在死亡边缘上领悟了生与死、情和爱的真谛,重新站立起来的心路历程,以及她用心爱的照相机开始不倦的艺术追求,并取得卓越成就的喜悦。这本自传,不仅叙述了王小慧传奇般的人生故事和艺术经历,还记录了她融入西方社会的过程。书中,王小慧的一个个友人群像,勾勒出广阔的德国文化背景,以及他们在精神、情感和艺术上的深层交流,具有独特的阅读魅力。

    2003年,王小慧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花之灵/性》的个人摄影展中,再现了莲花从开放到枯萎——即由生到死的全过程。10天10夜的连续拍摄,需要她每隔一小时就拍摄一次。此外,在她众多的肖像作品中,老年奥黛丽·赫本“比年轻时更深沉、更智慧也更有味道、更令人过目难忘……”电影创作方面的不俗成绩,也鞭策她对艺术创作的孜孜以求。“我希望变——永远在变。我不希望看到僵死的生活。”王小慧说。
, http://www.100md.com
    “人总应学会放弃一些东西,难得的是放弃一些看上去不应该放弃的、放弃了可惜的东西。”

    对于今天的王小慧来说,即使不是摄影师,也很可能走上其他的艺术之路,也许是电影、音乐或者绘画。比如她从来就最爱电影,因为电影比摄影更直接,容量更大。

    王小慧对自己的艺术天分极其自信,这源于她的家庭环境和经历。母亲是从事音乐工作的,王小慧小时候住在音乐学院大院里,邻居家很多孩子都被打着、骂着学琴,而妈妈反对这种做法,说“打不出一个贝多芬来”。小慧13岁时就和邻居家的小朋友摸索着洗照片,上学时她们组织了宣传队,自己作曲、演出,愣是把《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搬上了舞台。可见少年时的王小慧就表现出了艺术上的才情。王小慧考大学那年,很多艺术院校不招生,所以她就选择了建筑学,因为她觉得建筑和艺术比较接近。上大学时她经常逃课,但常常考试还是最高分。

    促使王小慧做职业摄影师这一决定的是她的丈夫俞霖。俞霖是她的大学同学,他们同时出国,在德国相依为命。“如果挣不到钱,我来养你。”当时俞霖这样对她说:1991年10月30日,是王小慧提出辞职并获批准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然而在第二天,不幸发生了,俞霖竟然死于一场车祸!王小慧也受了重伤,严重脑震荡,鼻骨粉碎,两条肋骨撞断,从脊椎到腰椎至尾骨都有严重挫伤。
, http://www.100md.com
    病床上的王小慧拍下自己的容貌,照片上留下了一张破碎的脸。事后,评论家说:“胀肿的脸与她周围的康复机械在显示她从死亡逃离的代价……从与自己的严酷的生命现实的对峙与对话中,她已经开始更深地了悟人生的真实含义。”评论家称之为“摄影史上最真实的自拍作品”,无疑,这是王小慧个人生活和摄影创作中的最重要创作之一。之后,王小慧说:“生、死、爱,是我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三个主题。”

    “假如上帝只允许我带走两样东西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这两样东西是日记本和照相机。”

    不打算再在这里罗列王小慧的建筑、电影、摄影和文学作品,建议你去看看她的眼睛,写着忧伤也写着失去;建议你去看看她的唇印,那上面写着自信也写着温情。当痛苦滋养了一位位独特视觉的艺术家时,我们只是置身事外的看客,观赏着悲剧的作品,却享受着好奇的快感。但这没有罪,艺术家们就需要这样的支持,再伟大的人也离不开关注的眼神。上天造物有理,阴阳相调,少你不行。
, http://www.100md.com
    只是觉得,我们没法成为艺术家,也该有艺术家的气质。不必对挫折讳莫如深,平淡的生活只能轻描出平庸的人。活着,如果不知道什么是自己喜欢做的,那就做该做的;如果不知道什么是该做的,那就做喜欢做的……如果还不知道,那活着的意义,对你而言,就是为了等待死亡,这是你向往的生活吗?也许不是,但你一直在原地打转,自己没有发现罢了。

    以上的两节文字,并非是无病呻吟的无谓感慨,而是王小慧对人生的一种深沉思索。痛苦地读着她的《我的视觉日记》,你会觉得太幸福是种毒,我们这些可怜的孩子争相捏造自己的世界,对真正的幸福一并忘却了。

    已故台湾女作家三毛曾说:“爱情的滋味复杂绝对值得一试二尝三醉。三次之后,就不再会有人勇于痛饮了。”没想到像王小慧这样理智的人也喜欢三毛。“记得我自己十二三岁时狂看三毛的旅行记,在老师和父母眼里,我是中毒了。跟他们说我想出国,我要流浪,他们只朝我扔课本和练习本,说‘你给我好好读你的书。’他们看不起这样的作品,因为我看的是盗版书,而书的封面很俗,错别字也很多,他们以为那些也是骗骗小孩的。于是,我开始孤独,游离于理想与现实之间,至今好多年。”

    像三毛这样的女子,王小慧是欣赏的,但她们不可能一样——三毛敏感得让人舍不得伤害,王小慧却坚强得让人不敢轻易去关爱。人们只能远远地看着,全心地祝福她。两个女人有个共同点,都受了爱的伤害,而且伤得都不轻。荷西走了,俞霖也走了。给这世间留了两个不完整的女人。两个极喜欢小孩却得不到孩子的女人。

    也许“丑小鸭”的故事最适合用来概括王小慧的经历:早期的坎坷经历和后期的卓越,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一个骄傲的女子。这种骄傲不是体现在言谈举止中,而是体现在精神世界中。也许是特定的时间,外部世界能够让她感到失败与挫折,但是在精神世界中,王小慧是不可战胜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解释在经历了这么多坎坷和困难之后,她还能够用照相机,充满激情地去寻找这个世界中的美丽。, 百拇医药(冯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