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运动休闲》 > 2007年第2期
编号:11455553
山还在那里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运动休闲》 2007年第2期
山还在那里

     “为什么去登山?”

    “因为山在那里”。

    乔治·马洛里给出的简单问答成为全世界登山者的“标准答案”,2006年11月,一名登山者亲身见证并告知了世人这个答案,他没有回来,他留在了雪山上。

    他是登山运动和户外领域一个经验丰富、具代表性的人物,我们很少叫他的名字董曙明,而是习惯称他为“老古董”或“古董’。“古董”其实并不老,也丝毫不守旧,只是有时为了自己的认定执著得“像一根红木桌腿”,以至在城市生活中偶尔会显得不合时宜。“古董”是颇有名气的登山爱好者,上海最早的户外运动俱乐部“白浪”就是他一手创立的,他本人也拥有丰富的户外运动经验,而且他兴趣广泛,旅行、收藏无一不好。早年喜欢浪迹天涯,幻想能走遍中国。不过,最钟情的还是山,2001年从姜桑拉姆雪山返回后,他曾说过自己唯一的遗憾是“带不回那山上的雪。”

    唯执著者才是性情中人,早在2000年10月,“古董”就参加了中国登协与青海省登协共同举办的首届玉珠峰登山节,次年攀登姜桑拉姆雪山,不幸得了严重的高山病,在病榻上缠绵1个月后,又开始积极参加中国登山协会的培训,与此同时,开办户外用品商店,并与包括《运动休闲》在内的运动杂志合作,推广户外运动。
, 百拇医药
    2003年10月底,“古董”参加了中国首期高山向导培训,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在内,总共12人有幸成为第一批培训合格人员。培训合格后,每位向导还要多次带队,经考核与实习、得到最终认可后才能获得正式资质,而且两年后需要复核。为此,“古董”曾多次带队前往哈巴雪山,一直到最后一次长留在那里……

    “带不回那山上的雪”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地会带回那山上的雪。“古董”是一个天生的旅行爱好者,在旅途中,日积月累,他有了满屋经典的收藏。起初并非是刻意的收藏,只是因为足迹所到,总想留个纪念。后来东西累积起来,就成为了一个自觉收藏的理由,于是,便有了今天洋洋可观的“因为旅行的收藏”。

    “古董”收集旅行地图和门票,据说已经游历了大江南北、三山五岳,除了台湾,什么省份都去过了,有地图与门票为证。200多份地图摊开来,蔚为壮观,门票数目更有上万张,他都细心用大文件夹分省而藏。喀什、德令哈、布达拉宫、罗布林卡,一个个遥远的名字,万里江山好像都浓缩在这里了。
, 百拇医药
    细看这些地图、门票,除了它们指示的地方常常引人遐思外,它们本身的体例、制法也都各不相同,十分有趣而富有收藏价值。比如一份宜兴地图,本身就像宜兴的陶瓷一样精致细巧,叠起来巴掌般大,打开来却也有杂志大小,且绘制精细,也有铜版纸全彩印的“豪华”旅行地图:有一张最大的地图,摊开来一看,原来是风景照片而不是地图本身,真是商业气息十足。

    门票就更有意思了,从彩色精印附纪念币的豪华门票到油印手写的简单门票,应有尽有。不少地方的门票还用软塑料做成书签样,最有意思的是一张警方印制的“通行证”,既当门票又当停车证。

    钟爱自然、寄情户外,是因为“古董”“想拥抱那湛蓝的天空,想要抚摸那皑皑的白雪;要亲吻那仿佛伸手可触的白云。那一切是多么美好,回到都市后,我只能回忆那段美好的时光,但这段回忆能伴我度过人生的坎坷。”他尤其爱山,是因为“大山是宽容的,它以它的胸怀欢迎着来自各方的人们;大山又是残忍的,它以狂风寒冷与缺氧来考验着人们的意志。”
, http://www.100md.com
    “无论怎样,人总比山高一点。”

    2001年10月,白浪登山队一行8人参加了由西藏自治区登协组织的首届姜桑拉姆登山节,《运动休闲》时任记者江泳涛随行,包括他在内的6名队员在暴风雪中成功登顶海拔6325米的顶峰。在此期间,“古董”由于背负过重,在当地患上了危险的肺水肿,右手一度因严重冻伤而伸展不直,急送拉萨医院救护一周回沪后体重瘦至仅90多斤,并在病床上躺了一个月。

    在此期间,很多人去探望,其间也有人委婉地劝他放弃这一“危险的运动”,不过一恢复后,“古董”便马上出现在了户外运动的前沿,瘦小的身躯里透出了坚定,也让人看到了勇气。爱山是需要勇气的,登山是对勇气、体能、智慧、心理以及装备的顶级考验,登山是变化莫测的,需要随机应变,当然也充满危险。“古董”本人在前往姜桑拉姆前两个月写下的一段话正是他是否会放弃的最好回答:

    那夜,风将我的帐篷吹倒,呼呼的风声像是不断有人向我走来,掀开我的帐篷来窥探;又像是有无数的野兽向我拢来并向我发出挑战。那一夜,我内心曾有深深的莫名的恐惧,也正是那一夜,我才真正知道了自然的力量,我也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我知道内心深处的某种怯懦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克服的,要战胜恐惧需要很大的勇气,而战胜恐惧又是那么艰难。于是我更加敬佩余纯顺独自一人浪迹天涯的勇气。我从不对别人许诺,我知道人一旦许诺就必须兑现,而我这个浪迹天涯的人是无法信守承诺的,因为这一生我只属于自然,属于那无言的大山。
, http://www.100md.com
    正是抱着这种信念,“古董”一路走来,期间也有普通人的困难、弱小者的恐惧,他还是一步步走过了,日月山3475米、橡皮山3817米、昆仑山口4767米、凤火山5010米、唐古拉山口5231米,“这些曾令人惊颤的高度都被我踩在了脚下,我没有征服欲,但我愿意接受大山的挑战。我坚信这么一句话:‘无论怎样,人总比山高一点。’”

    “登山是一种生活方式。”

    2002年9月,就北大山鹰社山难,“古董”接受媒体访谈时说“如果问我为什么要登山,我很难回答,小时候,家住新疆,开门见山,便想山顶会是什么样子。于是就想去看一看,我很高兴现在长大了,我终于看过了,许多人一生都没有机会看,我感到非常幸运。”

    对于自己选择登山作为爱好,“古董”说,“我至今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喜欢山,我对它是有刻骨铭心的爱。登山完全是我自己个人的选择,任何人都没有理由要求别人也是这样,就像他们不可能要求我不爱山一样,只是我想提醒一下,爱山是需要勇气的。”
, http://www.100md.com
    其实,“古董”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易于相处的平常人,有着朴实的生活和爱好,正如他自己所说:“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崇高理想,也没什么豪言壮语,像是冥冥中注定,一听到召唤,背起行囊就去了。没有想到能否登顶,也没有想过是否会遇到危险,只是带着一颗平常心,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就这么简单。”

    “如果说登山和其他运动相比有什么不同的话,我认为登山是一种终极快乐,与自驾飞机、潜水等凭借机械力量上天入地不同,登山依靠的几乎都是人力,登山注重整个过程,而不是刹那的心跳,它是永恒,是我生命中不可抵御的诱惑。”

    为了这个不可抵御的诱惑,在姜桑拉姆,严重的高山病几乎让他长眠雪山之榻,对此,他说:“人不可能因为崴脚而不走路。”如今他融化在雪山之巅,我记起了他曾经的话:“让生命铭记这一刻,我们曾站在山的巅峰。”

    是的,会记住曾站在山巅的那些人的,正如2001年攀登姜桑拉姆时的队友江泳涛所说,“活着的人没什么可炫耀的,因为每一位成功登顶者的背后都有许多人的支撑,由于这些人的帮助与支持,登顶者最终才能成功。死难的山友才值得人们去纪念与尊重,他们将自己作为礼物献给了雪山,他们是真正的爱山者。”

    “山只是山,而你又为何如此执着?因为山是上苍落在人间未曾化解的一滴泪,我爱它的洁白与晶莹,以及那深藏在其中的无穷奥秘。”——摘自“古董”日记

    董曙明

    户外运动爱好者、业余登山者,三次登上6000米以上雪山、上海市首位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中登协培养的全国范围内首批12名高山向导之、2006年11月领队攀登哈巴雪山时失事。, 百拇医药(文 黄 琦 图 白浪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