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07年第6期
编号:11488459
内皮素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及中药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日 《上海医药》 2007年第6期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7)06—0271—03

    肾间质纤维化(TIF)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通路和病理基础。目前认为可能的致TIF机制为:各种肾脏损害因素,如炎症、药物毒物、糖尿病、梗阻、放射等导致肾间质固有细胞活化、增生,炎症细胞浸润,继而各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质,如TGF—B、CT—GF、PDGF、PAI—1、TSP—1、ET—1、Ang II等释放,致细胞外基质合成过多,降解减少,细胞外基质过度聚集,压迫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致肾小球缺血损伤,肾小管萎缩,最终造成肾功能衰竭。大量研究发现,内皮素(ET)与TIF的关系密切。

    1 内皮素的分布与合成

    ET是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的一种小分子生物活性肽,除了收缩血管作用外,还是一个强大的炎症介质。ET由2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 492 do1,目前已知在人体内至少存在3种异构体,分别是ET—1、ET—2和ET—3,它们均包含2个链内双硫键,一个由极性氨基酸组成的u形襻及一个疏水性的c端,其中c末端的结构相对较为固定,不同ET亚型的主要区别在于u形襻的氨基酸结构不同,其中ET—1的生物学效应最强,也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种ET。

    ET不仅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也来源于血管平滑肌细胞。ET—1基因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上皮细胞和系膜细胞中表达,而人ET—2、ET—3基因则几乎不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肾脏是合成ET的主要部位,肾脏中多种不同的细胞都有产生ET的能力。目前研究发现,除肾内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