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08年第3期
编号:11585142
眼科药的临床应用和研发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日 《上海医药》 2008年第3期
     5)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浓度为2%,能润滑眼表面,并可促进被破坏的上皮细胞间联结修复。

    1.4.2 含细胞因子的人工泪液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由酵母表达,经高度纯化后制成滴眼液,可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再生,从而缩短受损角膜的愈合时间。

    1.5 眼表过敏症

    眼表过敏症是累及眼表的一组过敏性疾病,常见的是过敏性结膜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巨乳头性结膜炎、特异性角结膜炎及接触性结膜炎。该疾病临床治疗首先避免接触过敏源,轻度过敏者冲洗结膜囊和局部冷敷,并给予人工泪液,以去除和稀释致敏源,缓解症状。中度过敏患者局部给予缩血管剂、抗组胺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和抗炎等治疗。重症患者或上述治疗无效的患者局部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1.5.1 抗组胺药物

    该类药物作用机制为阻断结膜及眼睑的H1受体,止痒作用强,常与血管收缩剂合用。眼用局部药物有0.05%卡巴斯汀、0.05%异咪达斯汀和0.1%奥洛他汀。

    1.5.2 肥大细胞稳定剂

    细胞膜稳定作用可能与细胞钙通道受到抑制有关,该类药物对慢性变态反应效果好,有预防和维持作用,2~4岁患儿可用。眼用局部药物有2%-4%色甘酸钠和0.1%洛庆沙胺。0.05%的酮替酚具有抗组胺和肥大细胞稳定双重作用。

    1.5.3 非甾体激素抗炎药

    该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合成,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眼用制剂有0.1%双氯酚酸钠、0.03%氟比洛酸钠和0.5%酮咯酸氨丁三醇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