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09年第10期
编号:11824909
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发展现况及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0月1日 《上海医药》 2009年第10期
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发展现况及临床应用
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发展现况及临床应用

     帕金森氏病(Parkirmon’s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症,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临床上以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强直为最突出症状。帕金森氏病的病理生理学虽迄今仍未得到完全阐释,但目前通常认为其与黑质中含神经黑素神经元的变性有关。含神经黑素神经元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丧失会导致神经递质多巴胺水平降低,由此引发各种帕金森氏病症状。帕金森氏病具进行性,现尚无根治方法,对症治疗药物包括左旋多巴(levodoba)、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和儿茶酚-0-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等(表1),目的是控制疾病症状并尽可能延缓疾病进展。

    1 临床指南

    按照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及国家卫生和临床优化研究所发布指南,尽管现有证据尚不充分,但优先选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左旋多巴治疗似对帕金森氏病患者的长期疾病控制有益。其中,使用左旋多巴治疗可获更大的运动功能改善效果,而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则能显著降低运动障碍风险。此外,两组织对早期帕金森氏病患者的治疗推荐包括各种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

    但欧洲神经病学学会联盟的治疗推荐有所差别,其指南提议,可以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金刚烷胺(amantadine)或一种抗胆碱能药物、或左旋多巴联合口服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开始治疗帕金森氏病。

    2 治疗药物

    2.1 左旋多巴

    左旋多巴是多巴胺前体,进入体内后经多巴脱羧作用转化为多巴胺,从而恢复因纹状体黑质细胞变性所降低了的多巴胺水平,产生抗帕金森氏病疗效。左旋多巴的临床标准用法是,与外周脱羧酶抑制剂如卡比多巴(carbidopa)或苄丝肼(benserszide)等联合用药。外周脱羧酶抑制剂不会透过血-脑屏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