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11年第3期
编号:12098419
博爱崇德 传承创新(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上海医药》 2011年第3期
     初春2月,乍暖还寒。

    笔者慕名走进坐落于上海老城厢方斜路419号的“红房子医院”。虽然地处一隅、周边环境不佳,然而7栋红色墙面旧式洋房组成的医院楼群却错落有致,通过玻璃幕墙走廊连成一片,蔚为大观。

    据说,当年就是因为医院建筑物的屋顶呈红色,加之医生良好的医德和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才深受平民百姓爱戴与信赖,被亲切称为“红房子医院”流传至今。2003年,上海市卫生局顺乎民心,正式将其命名为“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

    镶嵌在红房子医院正门墙面高处的医院院标,构图巧妙:几何线形的红色三角屋顶,寓意“红房子”,温柔的母婴剪影凸现一颗象征着白衣天使“呵护女性、关爱健康”之心,艺术写意而耐人寻味。

    如今,红房子传承发展的接力捧,传到了60后新生代院长邬惊雷手中,在这位年富力强的新院长眼里,红房子何以百年魅力长盛不衰,又何以传承创新与时俱进?在医院1号楼一间静谧的会议室里,笔者对举止温和的邬院长作了一次访谈,倾听他的解读与阐释。
, http://www.100md.com
    邬惊雷,上世纪80年代中期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不失为改革开放催生的新生代知识分子群体中一员佼佼者。1990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赴香港大学儿科系进修了一年小儿心血管病专业和重症监护临床业务,1998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曾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生、副院长。凭借其多年儿科临床实践的经验和擅长儿科急救的业务专长,上世纪90年代初,他领衔组建了上海第一个涉外儿科医疗服务部门,曾成功抢救多名来自澳大利亚、美国等国来华旅游或工作的外籍人士的年幼子女,以其出色的救治效果赢得赞誉,为中国儿科医生争了光。用他的话说,这样的从医经历,不仅给了他一个应对专业挑战的机遇,更为他由一个单纯的临床医生转型为担当局部医疗管理的角色,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进入新世纪,邬惊雷职业生涯的天平,似乎明显偏离医生岗位,倾向于医疗管理。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他获得中欧工商管理学院授予的、被当时国内不少媒体称为是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医院管理学历教育”毕业文凭,成为上海最早一批科班出身的“职业医院管理人”之一。2004至2008年担任复旦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他的工作简历上多了一项从事医院宏观管理的经历,无疑也为他全身心投身医院管理做好储备。2008年岁末,受组织派遣、他独自一人“空降”红房子,担当起这家百年名院的新当家人,先为党委书记兼主持工作的副院长,后为院长。履新两年来,新的工作环境与职业使命,都可看作是对他学识的一个考验、胆识的一场挑战,他必须作出职业院长的职业应答!
, 百拇医药
    邬惊雷:“红房子医院历史积淀深厚、人文色彩浓郁。尤其是首任华人院长王淑贞,堪称业内同行非常敬重的一代名医,一代宗师,在我心中,她既是医生,又是教育家,人格魅力感人肺腑。红房子医院一以贯之的平民情怀、博爱精神、崇德理念,更是难能可贵的一座神金矿,值得红房子后来者代代传承、弘扬光大。”

    红房子的历史渊源,还得追溯到1884年。时年6月,一个名叫玛格丽特·威廉逊(Margaret Willianson)的美国女士,捐款5000美元,在当年上海老城厢西门外租了两间房,办起了沪上首家西医妇孺教会医院——上海西门妇孺医院。这就是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又称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的雏形。

    岁月荏苒。红房子历经百年走到今天,与中国一个伟大女性王淑贞的名字紧密相连。她是我国著名妇产科名家,现代妇产科奠基人之一,与北京协和医院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齐名,业界素有“南王北林”之美誉。

    正对医院大门、楼群环绕的一块草坪上,矗立着一座铜像熠熠生辉:一位儒雅女性,面含微笑凝视前方,目光慈祥。她,就是以其人格魅力与精湛医技名扬天下、见证这家老牌医院百年历史的老院长王淑贞。
, http://www.100md.com
    邬惊雷院长提到这位老前辈,不无敬重和仰慕。他说,王淑贞老院长,院内外同行没一个不敬重、不佩服。她老人家在自己眼里,不仅是前辈名医、教育家,更是医务人员的人文楷模,值得后辈敬仰、学习。透过邬院长的介绍,王淑贞老院长生前那一幕幕精彩的人生画面,如同纪录影片中一个个隽永感人的镜头,回放再现:

    1926年,获“庚子赔款”留学美国的王淑贞,获得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学成回国。她满怀“医学救国”的志向,走进了上海西门妇孺医院任职,并第一个亲手创建了我国西医学妇科,足以彰现一片赤子之心。

    抗战期间,她和医院同仁一起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免费救治那些从敌占区逃出来的孕产妇和新生儿,博爱之心袒露无遗;而当汪伪政权强令医院登记时,她宁愿停业也不屈服于邪恶势力,表现出浩气长存的民族气节;抗战胜利后,她又远涉重洋,为医院重建筹募资金,还捐献出自己开设的私人诊所。

    新中国成立后,她被任命为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首任院长,长达20余年。在繁忙的临床、手术之余,她勤奋笔耕,编写出多部妇科专著。1960年主编我国第一部高等医学院校妇产科经典教科书《妇产科学》,1979年主编的《妇产科理论与实践》荣获国庆30周年献礼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还先后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妇产科分卷》、《实用妇产科学》等学术专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医学财富。
, 百拇医药
    她虽然长期担任医院行政领导,但仍然坚持承担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年届六旬仍然坚持门诊和手术,为年青一代医务人员树立起医术精湛、医德至上的大师风范。她在生后捐献出自己全部房产、家产,设立了“王淑贞基金会”,用以奖掖和扶植年青学子,继续为医院、为我国妇产科学的发展作贡献……

    红房子的悠远历史与王淑贞的传奇人生融为一体,这可谓是“红房子”拥有的无可替代的镇院之宝,也是“红房子”百年魅力长盛不衰的源头所在。邬惊雷院长上任后,即与党委、行政领导团队达成共识,在这一历史时空的交汇点上触发共鸣,领悟到重视历史积淀、传承红房子文化至关重要,这正是他所要寻找的在改革开放新时代如何弘扬红房子优势的精神之源。

    这里回放2010年10月28日那场“讲述王淑贞故事,弘扬红房子精神”主题报告会的一组镜头,或许能让你更真切感受到红房子精神如何在这家医院继往开来,在各个层面滋养、生长、幅射、延伸……

    镜头1:邬惊雷院长作《王淑贞精神与医院发展》的主题演讲。他以大量珍贵史料照片,展示王淑贞老院长崇尚科学、热爱祖国、关爱民生的崇高精神,勉励今天新一代医务人员传承红房子文化神韵,提升医疗服务内涵;党委书记华克勤以《医院文化与医院发展》为题,阐述了“红房子”传承发展的精神文化、管理文化及卓越文化,激励医务人员弘扬红房子医院文化,创造出更好的医疗服务。这曲由党政主要领导联手唱响的医院文化“两重唱”,凸现出新一代红房子当家人的文化导向及, http://www.100md.com(徐理)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