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改,将改变什么?(2)
廉价药物生产企业该如何发展呢?近日,上海知名品牌金霉素眼膏从断货到回归,也让大家深省廉价药物和药企发展的关系。作为不少市民家中的常备药品,一盒传统包装的盐酸金霉素眼膏市场售价为4元左右。断货以来,不少老百姓纷纷到附近药房询问,一时求购者众。对于金霉素眼膏的主要生产厂家——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来说,虽然此次断货更多的来自企业更改的原因,但是金霉素眼膏4元零售价仅仅处在保本状态。
外企:无力的围观
《医药经济报》这样描述外企对基本药物目录的纠结:一次很无力的围观。外企面对基本药物目录的爱恨交加都随着新医改的纵深推行被一一放大。“中国制药业集中度低,质量参差不齐,价格差异源于质量差异。在目前各地的基本药物招标中,虽然在质量上有所考量,但可以说最大的决定因素还是价格。”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医药市场发展事务副总监娄渝表示。
“由于价格压力,我们基本选择放弃(基层医疗机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二、三级医院。”某上海外企负责人士表示。对外资药企来说,如果以“被降价”的方式进入基层医疗市场,外资药在高端医院的销售额必然受到影响而大幅下降,甚至超过在基层医疗机构所获取的新份额。目前中国所有三甲医院全年药品的销售额中有70%以上为外资药品,2010年上半年样本医院销售前14强也均为外资药企。这一块市场是外企所无法割舍的,但随着医改的深入,二级、三级医院加大基本药物的采购比例,外企还能围观吗?
, 百拇医药
国内企业:被降价后的突围
外资药企选择了围观,但被围观的国内药企却抵不住这个庞大蛋糕的诱惑。“在招标问题上,我们每天都在郁闷中生存。国家制定基本药物政策是非常对的,我们非常拥护”,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说,“但在各省招标方面,我们企业就因为价格没有优势,都是一些小企业低价中标,有的低于成本价。”
江苏康缘集团董事长萧伟说,国家规定了药品最高零售价,但很多省在采购中取该品种在市场上的最低价,于是,药品中标价格越来越低。唯低价论极易产生两个严重后果:由于价格过低,企业无利润可得,企业无法保证正常运转,所以“中标死”。特别是基本药物,本身价格和毛利率已经很低,不断地降价将使企业赔本而无法供货,导致一些基本药物在市场上消失,患者无药可用;另一个后果就是部分企业为了生存,采取低限投料、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方法降低企业成本,这些造成了严重的药品质量安全隐患。“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是,放弃生产的多是一些大中型企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说,药品成本不可能无限降低。而大中型企业,通常被认为更为重视药品质量控制。他的观点得到了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的认可,“我始终认为,降价要降在流通领域里虚高的那部分,不能降低生产厂家的成本。因为药厂必须有利润,它才能生存和发展,才会有中国自己的产品与品牌。”
, 百拇医药
对于基本药物,上海药企爱恨交加:一方面进入基本药物目录,意味着打开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成本必须“斤斤计较”,稍有不慎就变成亏本买卖。尤其是上海的人力成本、物料成本以及运营成本较其他区域更高,更多企业考虑将微利产品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市场。也许不久的将来,更多上海知名品牌将贴上外地制造的标签。
既要保基本药物、又要盈利空间成为上海药企两手抓的发展基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有307个品种,加上地方增补,通常可达到700种左右。这对于市场中上万个药品品规而言,连10%都不到。企业需要将发展的重心进行调整到非基本药物目录中来,抢仿药就已经成为很多药企的突围之举。仿制药市场目前已经占全球药品市场的40%以上,未来3年内,国际上将有年销售额达1 370亿美元的药品失去专利保护。上海药企为抢占高端市场,开始了研发赛跑,力图在专利药到期前研发出仿制药。
医生之局
在医改的命题作业下,一道难题已经摆在医生面前——公立医院摒弃逐利行为,医生的收入如何保障呢?医疗服务是知识含量极高的专业性领域,一支合格的医疗专业队伍不但能减缓患者的病痛,更能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如果此类专业素质高、应急能力强的医务人员收入水平长期不尽如人意,势必影响医改的正常运作。
, 百拇医药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以后,原本靠药品销售维持生存的基层医疗机构便失去了主要收入来源,医务人员积极性严重受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朱恒鹏在嘉兴海宁市调研发现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弥补经费缺口的做法在海宁市行不通。由于绝大部分社区医疗机构70%以上的经费来源于药品收益,医疗服务收入的比重在30%以下。即使所有医疗服务价格翻番,增加的医疗服务收入亦不足以弥补上述经费缺口的一半。况且,对医院来说,医疗服务价格陡然翻番根本行不通。通过增加医疗服务项目增加医疗服务收入对于基层社区医院来说可能性更小。在交通越来越便利的情况下,和专科医院及综合性医院相比,社区医疗机构的吸引力是有限的,短期内更是如此。这些前车之鉴对于上海医改来说,也是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位医务人员在网上这样写出他对医改的期望,“承认医务人员劳动的价值,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提高诊断、治疗等人工服务项目的价格,尤其提高那些需要医务人员付出较大代价的工作项目的价格(如值夜班、24小时连班、放射性环境工作),并保证这些收费能够真正足额到达医务人员的工资里,杜绝值14个小时的夜班还不如摊20分钟煎饼果子挣得多这种可笑而可悲的现象。”
, 百拇医药
复旦大学副校长王卫平教授提出,医生的多点执业应适当进行探索。医生可在公立医院、私立医院间多点执业,公立医院为医生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私立医院则可给予丰厚的待遇,这样或能解决当下医生收入与价值不成正比的现状。这也是医改方案中所期待的,那么这个设想能实现吗?3月1日,北京市启动医师多点执业注册的办理,但开放首日便“遇冷”。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友谊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王天佑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医生的工作要有主有次,先要顾及主要执业地点的工作。“比如主任医师,又要手术,又要管理,如果到处跑,本职工作势必做不好。”
有专家分析,虽然这种模式在国外很普遍,但在国内现阶段难以执行。因为国外的医师不隶属某个单位,可多点执业。而国内公立医院的医师是单位人,不是社会人,若多点执业,第一是不利于医院的管理和发展;第二是医师的工作量本来就超负荷,劳动强度大,根本无精力多点执业;第三是按现行规定,医师临床手术后,病员的并发症该由此医师处理,若该医师正在另一家医院做手术,势必引起严重后果;第四是多点执业容易把医师的心态搞乱,可能会把公立医院的病人借故带到自己另外执业的医院去就诊,导致公立医院病人流失。过分追逐个体利益,这必然使医疗质量下降。而如果所有医师都这样,必然会造成医疗市场的混乱。
除了提高收入,上海医改中还强调要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完善医疗执业保险,积极发展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责任险,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依法治理“医闹”行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不直接与医疗服务收入挂钩的医院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和以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为基础的内部收入分配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结语:上海医改方案意见征集稿的出台体现了政府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决心,这项惠民为主的医改方案实践过程中将面对更多的碰撞以及磨合。医改,是一条漫长之路!但吾将求索!
(收稿日期:2011-03-24), 百拇医药(陈莉)
外企:无力的围观
《医药经济报》这样描述外企对基本药物目录的纠结:一次很无力的围观。外企面对基本药物目录的爱恨交加都随着新医改的纵深推行被一一放大。“中国制药业集中度低,质量参差不齐,价格差异源于质量差异。在目前各地的基本药物招标中,虽然在质量上有所考量,但可以说最大的决定因素还是价格。”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医药市场发展事务副总监娄渝表示。
“由于价格压力,我们基本选择放弃(基层医疗机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二、三级医院。”某上海外企负责人士表示。对外资药企来说,如果以“被降价”的方式进入基层医疗市场,外资药在高端医院的销售额必然受到影响而大幅下降,甚至超过在基层医疗机构所获取的新份额。目前中国所有三甲医院全年药品的销售额中有70%以上为外资药品,2010年上半年样本医院销售前14强也均为外资药企。这一块市场是外企所无法割舍的,但随着医改的深入,二级、三级医院加大基本药物的采购比例,外企还能围观吗?
, 百拇医药
国内企业:被降价后的突围
外资药企选择了围观,但被围观的国内药企却抵不住这个庞大蛋糕的诱惑。“在招标问题上,我们每天都在郁闷中生存。国家制定基本药物政策是非常对的,我们非常拥护”,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说,“但在各省招标方面,我们企业就因为价格没有优势,都是一些小企业低价中标,有的低于成本价。”
江苏康缘集团董事长萧伟说,国家规定了药品最高零售价,但很多省在采购中取该品种在市场上的最低价,于是,药品中标价格越来越低。唯低价论极易产生两个严重后果:由于价格过低,企业无利润可得,企业无法保证正常运转,所以“中标死”。特别是基本药物,本身价格和毛利率已经很低,不断地降价将使企业赔本而无法供货,导致一些基本药物在市场上消失,患者无药可用;另一个后果就是部分企业为了生存,采取低限投料、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方法降低企业成本,这些造成了严重的药品质量安全隐患。“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是,放弃生产的多是一些大中型企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说,药品成本不可能无限降低。而大中型企业,通常被认为更为重视药品质量控制。他的观点得到了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的认可,“我始终认为,降价要降在流通领域里虚高的那部分,不能降低生产厂家的成本。因为药厂必须有利润,它才能生存和发展,才会有中国自己的产品与品牌。”
, 百拇医药
对于基本药物,上海药企爱恨交加:一方面进入基本药物目录,意味着打开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成本必须“斤斤计较”,稍有不慎就变成亏本买卖。尤其是上海的人力成本、物料成本以及运营成本较其他区域更高,更多企业考虑将微利产品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市场。也许不久的将来,更多上海知名品牌将贴上外地制造的标签。
既要保基本药物、又要盈利空间成为上海药企两手抓的发展基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有307个品种,加上地方增补,通常可达到700种左右。这对于市场中上万个药品品规而言,连10%都不到。企业需要将发展的重心进行调整到非基本药物目录中来,抢仿药就已经成为很多药企的突围之举。仿制药市场目前已经占全球药品市场的40%以上,未来3年内,国际上将有年销售额达1 370亿美元的药品失去专利保护。上海药企为抢占高端市场,开始了研发赛跑,力图在专利药到期前研发出仿制药。
医生之局
在医改的命题作业下,一道难题已经摆在医生面前——公立医院摒弃逐利行为,医生的收入如何保障呢?医疗服务是知识含量极高的专业性领域,一支合格的医疗专业队伍不但能减缓患者的病痛,更能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如果此类专业素质高、应急能力强的医务人员收入水平长期不尽如人意,势必影响医改的正常运作。
, 百拇医药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以后,原本靠药品销售维持生存的基层医疗机构便失去了主要收入来源,医务人员积极性严重受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朱恒鹏在嘉兴海宁市调研发现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弥补经费缺口的做法在海宁市行不通。由于绝大部分社区医疗机构70%以上的经费来源于药品收益,医疗服务收入的比重在30%以下。即使所有医疗服务价格翻番,增加的医疗服务收入亦不足以弥补上述经费缺口的一半。况且,对医院来说,医疗服务价格陡然翻番根本行不通。通过增加医疗服务项目增加医疗服务收入对于基层社区医院来说可能性更小。在交通越来越便利的情况下,和专科医院及综合性医院相比,社区医疗机构的吸引力是有限的,短期内更是如此。这些前车之鉴对于上海医改来说,也是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位医务人员在网上这样写出他对医改的期望,“承认医务人员劳动的价值,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提高诊断、治疗等人工服务项目的价格,尤其提高那些需要医务人员付出较大代价的工作项目的价格(如值夜班、24小时连班、放射性环境工作),并保证这些收费能够真正足额到达医务人员的工资里,杜绝值14个小时的夜班还不如摊20分钟煎饼果子挣得多这种可笑而可悲的现象。”
, 百拇医药
复旦大学副校长王卫平教授提出,医生的多点执业应适当进行探索。医生可在公立医院、私立医院间多点执业,公立医院为医生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私立医院则可给予丰厚的待遇,这样或能解决当下医生收入与价值不成正比的现状。这也是医改方案中所期待的,那么这个设想能实现吗?3月1日,北京市启动医师多点执业注册的办理,但开放首日便“遇冷”。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友谊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王天佑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医生的工作要有主有次,先要顾及主要执业地点的工作。“比如主任医师,又要手术,又要管理,如果到处跑,本职工作势必做不好。”
有专家分析,虽然这种模式在国外很普遍,但在国内现阶段难以执行。因为国外的医师不隶属某个单位,可多点执业。而国内公立医院的医师是单位人,不是社会人,若多点执业,第一是不利于医院的管理和发展;第二是医师的工作量本来就超负荷,劳动强度大,根本无精力多点执业;第三是按现行规定,医师临床手术后,病员的并发症该由此医师处理,若该医师正在另一家医院做手术,势必引起严重后果;第四是多点执业容易把医师的心态搞乱,可能会把公立医院的病人借故带到自己另外执业的医院去就诊,导致公立医院病人流失。过分追逐个体利益,这必然使医疗质量下降。而如果所有医师都这样,必然会造成医疗市场的混乱。
除了提高收入,上海医改中还强调要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完善医疗执业保险,积极发展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责任险,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依法治理“医闹”行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不直接与医疗服务收入挂钩的医院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和以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为基础的内部收入分配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结语:上海医改方案意见征集稿的出台体现了政府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决心,这项惠民为主的医改方案实践过程中将面对更多的碰撞以及磨合。医改,是一条漫长之路!但吾将求索!
(收稿日期:2011-03-24), 百拇医药(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