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11年第7期
编号:12088648
抗真菌药物的开发历程与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上海医药》 2011年第7期
     3 唑类抗真菌药物

    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发展始于1969年发现的克霉唑。同年,Jassen等又合成了与克霉唑活性相似的咪康唑。克霉唑原是一个广谱口服抗真菌药物。1971年Bodey回顾了克霉唑的药理作用和体内活性,指出其口服吸收不规则、剂量与药物浓度不成线性关系,即不适用于全身给药,后仅局部应用治疗皮肤黏膜真菌感染。Jassen研究组在1978年还报道了另一个唑类抗真菌药——酮康唑,1981年有多篇论文总结、回顾了其活性和应用。Jassen研究组对酮康唑进行结构改造,1984年又发现了对曲霉有效的伊曲康唑。1985年发现了氟康唑,并有三项研究阐述了其体内、外活性以及治疗系统及局部念珠菌感染的潜在效用。1986年Dismukes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进行了比较。随着氟康唑临床应用逐渐增加,唑类抗真菌药物开发继续深入。其中,1988年报道的SM-8668/SCH39304虽临床试验取得初步成果,但因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了长期毒性而被放弃;1994年发现的SCH51948则被其活性代谢产物泊沙康唑(posaconazole)取代,在1995年的一次专题研讨会上与伏立康唑(voriconazole)同时公布。泊沙康唑和伏立康唑对曲霉和耐氟康唑的念珠菌都有抗菌活性,但伏立康唑较泊沙康唑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前景,目前两药均已获准用于临床。

    唑类抗真菌药物选择性地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CYP450)依赖性的14α-去甲基酶,使细胞膜麦角固醇缺乏、14α-甲基固醇蓄积、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导致胞内重要物质丢失而使真菌死亡[10]。克霉唑和酮康唑属于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可口服和局部给药,目前多用于皮肤等浅部真菌感染的治疗。酮康唑虽保留了系统真菌感染治疗的适应证,但随着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等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相继上市,现临床已多不用于治疗系统真菌感染。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较轻,且可口服和静脉滴注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3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