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11年第11期
编号:12127866
科学认识和诊治艾滋病(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上海医药》 2011年第11期
     2普及艾滋病知识,早期识别艾滋病

    控制传染源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早期识别艾滋病病人并给予正确的治疗及随访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在我国,由于普通民众缺乏艾滋病相关科学知识,很多病人并不知道自己可能感染了艾滋病;另一方面,由于HIV可以累及任何组织和器官,艾滋病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多样化特点,非艾滋病专业医生缺乏艾滋病专业知识,艾滋病病人易被漏诊和误诊。笔者所在医院为上海市艾滋病定点收治医院,收治的病人绝大多数是在外院诊治很长时间后才“偶然”被发现和确诊的,以致此时不少病人已至疾病晚期,失去了有效救治的时机,严重影响了艾滋病病人的预后。在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首先应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注意询问病人的冶游史、性取向、输血史、血液制品使用史、毒品使用史和职业暴露史等。如病人出现以下情况,临床医生应警惕病人存在艾滋病可能[2]:1)间歇或持续发热1个月以上;2)3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3)慢性咳嗽或腹泻3个月以上;4)全身淋巴结肿大1个月以上;5)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散性疱疹感染;6)消化道真菌感染(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或食道真菌感染、尤其是反复出现消化道真菌感染时);7)间质性肺炎(无明显诱因出现间质性肺炎、尤其是使用常规抗真菌和抗细菌治疗无效时);8)反复发生肺部感染;9)肺结核(对肺结核病人,建议常规筛查HIV抗体以排除艾滋病可能);10)反复发生败血症;11)隐球菌脑膜炎或播散性隐球菌感染;12)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和尖锐湿疣等性传播性疾病;13)生长发育极度迟缓;14)巨细胞病毒感染、尤其是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15)年轻人出现痴呆或认知、记忆力衰退;16)弓形虫感染、尤其是弓形虫脑炎;17)青霉菌感染;18)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9)卡波济肉瘤;20)反复发生皮疹且常规治疗无效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