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的关系及相关治疗(1)
中图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7-0021-03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喘憋,以肺部明显的哮鸣音为特征[1]。毛细支气管炎对哮喘的产生、加重及慢性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毛细支气管炎可刺激免疫细胞增殖,最终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疾病,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哮喘。本文就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的关系及相关治疗进行综述。
1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学及流行病学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于1956年由Chanock等分离出,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占70%以上,属于副黏病毒科的肺病毒属,是一种无极性有包膜的单股RNA病毒,病毒直径约120~200 nm。RSV病毒体由10种不同糖蛋白构成的外壳包裹,这些糖蛋白中,以表面融合(F)糖蛋白及附着(G)糖蛋白在形成感染时最重要。G糖蛋白辅助介导病毒附着于宿主细胞,F与G糖蛋白结合引起病毒外壳与宿主细胞膜融合,导致感染,并可在人上皮组织培养形成特有的合膜。F和G糖蛋白是形成RSV中和抗体的唯一成分,且是疫苗研究的主要目标。RSV可分为A、B两个亚型。两个亚型RSV的10种糖蛋白均显示出一些差异,但以G糖蛋白的差异最大。两个亚型在季节性流行中可同时传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