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12年第9期
编号:12218219
中国南海软体动物及其食源生物的化学\化学生态学和生物活性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日 《上海医药》 2012年第9期
     上述软体动物多为后鳃亚纲软体动物,这是因为该种群动物基本失去了物理外壳的保护,它们的化学防御体系更加重要和完善,具有可有效地将活性物质积累到身体中容易受到攻击的部位以抵御天敌捕食的特点,使我们更容易通过化学成分的研究获得具有强力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新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物质基础[9]。

    1.1.2海绵的化学及化学生态学研究

    海绵是肉食性软体动物的重要食源生物,也是新药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我们先后对10种海绵及两株海绵内生菌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它们分别是4种Dysidea属海绵[10-15]、2种Axinyssa属海绵[16-19]、蜂海绵Haliclona sp.[20]、海绵Acanthella sp.[21]、海绵Hyrtios erectus[22]和海绵Neopetrosia exigua[23]以及海绵内生菌Streptomyces sp.和Bacillus vallismortis[24],获得了倍半萜、倍半萜二倍体、二萜、二倍半萜、噻唑生物碱、大环二胺生物碱和二酮哌嗪等许多结构新型的活性化合物,并探讨了这些化合物的可能的生物防御作用及生物来源,证实了Dysidea属海绵与丘凸叶海牛属和Doriopsilla属软体动物间[12,19]以及海绵Acanthella与Hexabranchus属和Phyllidiella软体动物间存在着捕食与被捕食的化学生态学关系[21]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