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13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355829
团体心理咨询在社区戒毒中的效果评价(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5日 龚定宏
第1页

    参见附件。

     团体咨询前后分别进行SAS、SDS量表的评估。每次活动后(除参观和电影)发放反馈表,对本次课程的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效果、老师的水平4个方面共8个问题进行打分,计算平均“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对团体心理咨询的满意度

    参加对象对第一、二、三、五、七、八、九节团体心理咨询活动的满意度分别为:86.88%、83.13%、84.38%、88.13%、90.00%、86.88%、85.00%。

    2.2 团体心理咨询前后SDS、SAS得分比较

    团体心理咨询前,干预组-对照组在SAS、SDS、就业或就业意愿领域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团体心理咨询后,干预组-对照组的配对t检验,两组SAS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SDS评分、就业或就业意愿领域无统计学差异(P>0.05)。

    干预组在团体心理咨询前后,SAS、SDS评分及就业或就业意愿领域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对照组在团体心理咨询前后,SAS、SDS评分及就业或就业意愿领域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

    3 讨论

    3.1 团体心理咨询及其作用

    团体心理咨询(group counseling)是相对一对一的个体心理咨询而言,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即由咨询员根据求询者问题的相似性或求询者自发组成课题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团体心理咨询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通过团体心理咨询,能促成团体向心力的产生;鼓励团体成员协同探索寻找解决难题的可能性与方法,通过成功戒毒榜样的激励,加强成功戒断毒品的信心,提升团体成员的自我效能感,最终达到社区戒毒人员逐步降低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为其适应社会、融入家庭等积极尝试提供心理动力的目的。同时团体本身也是一种可控、安全、健康的同辈群体,在此群体中获得的理解与支持不仅可以作为真正踏入社区生活的模拟,更可逐步竞争性替代原先对个体造成不良影响的与吸毒有关的社交圈,以便实现巩固戒毒康复效果、积极预防复吸的远期目标。

    3.2 团体心理咨询为社区戒毒人员所接受

    社区戒毒人员对于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形式较易于接受,对于各次咨询活动的满意率均在80.00%以上。且满意度随着活动的开展逐步提升,其中团体成员对于工作、面试的主题较为关心,这间接表明团体心理咨询提升了团体成员的就业动力。第9次团体咨询时满意率有小幅下降可能与分离焦虑有关,虽然在第8次活动时已告知成员下次活动为咨询尾声,但团体成员仍出现部分退步、拒绝情绪,经过细致耐心的解释,强调活动结束后咨询员仍会继续跟进服务,成员间的消极情绪即有所缓解。

    3.3 团体心理咨询对降低戒毒人员焦虑情绪有较好的效果

    团体心理咨询开展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在焦虑、抑郁、就业动力领域中均无差异。在团体心理咨询后,干预组SAS得分明显降低,差值均数为-7.15,两组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心理咨询前后进行自身配对t检验,焦虑和抑郁的得分均明显下降、就业动力明显增加,差值均数分别是5.40、6.95、0.2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对照组在心理咨询前后自身配对检验中,焦虑、抑郁、就业动力领域均无统计学差异。团体心理咨询对干预组的焦虑、抑郁症状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上述现象符合心理问题产生规律,即个体在遇到生活压力或挫折时首先会产生焦虑情绪,当压力增大、挫折频繁积累时会诱发抑郁症状。本研究反映的只是近期效果,抑郁的改善、就业动力的激发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干预才能产生变化的,所以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中对远期效果进行观察。同时本次研究样本量偏小,可能会影响研究的可靠性或掩盖抑郁改善、就业动力激发的积极效果,若能继续进行大样本研究,增加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力度、同时延长追踪观察时间,可进一步揭示团体心理咨询对社区戒毒干预工作的效果并验证其效应产生的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晓敏. 上海市构建社区禁毒防控体系实证研究[J]. 法治论丛, 2006, 21(4): 78-81.

    [2] 韩济生. 毒难戒 毒能戒[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序ii.

    [3] 戴富强, 郭维丽, 文建. 社区戒毒若干问题刍议[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9, 20(6): 33-36.

    [4] 刘惠珍, 吴长亮. 广西南宁4城区强制戒毒者卡特尔心理测验结果分析[J]. 广西科学院学报, 1998, 14(2): 39-45.

    [5] 王孝红, 陈理宣. 浅谈预防戒毒者复吸的心理治疗策略[J]. 宜宾学院学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50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