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抗菌药溶媒选择的合理性探讨(1)
摘要:静滴抗菌药是临床上进行药物治疗的重要用药途径,具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便于血药浓度控制等优点,常作为抢救危重患者的首选给药手段。抗菌药溶媒的选择不当不仅影响临床疗效,更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不良发应,威胁到患者的健康。本文就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中涉及的各类注射用抗菌药药物溶媒的选择和使用进行分析,以保证临床医疗质量。关键词 抗菌药 溶媒 合理选择
中图分类号:R453.2; R92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7-0040-03
临床上常用的溶媒有注射用水、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5%、10%)、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其有各自不同的理化性质。《中国药典》规定0.9%氯化钠注射液的pH为4.5~7.0,5%葡萄糖,10%葡萄糖注射液pH为3.2~5.5(临床上所用的葡萄糖注射液为防变色,其pH常调在3.8~4.0),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pH为3.5~5。抗菌药物性质多不稳定,都有一定的pH范围要求,在溶媒的选择上应该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患者自身的情况不同作慎重选择,不能随意凭经验用药[1]。
1 注射用抗菌药溶媒的合理选择
1.1 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类抗菌药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典型的β-内酰胺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