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14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675685
临床药师对辛伐他汀致肌溶解1例的思考(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上海医药2014年第1期
     有美国学者就他汀类药物进行了专题研究[3],认为在某种情况下,他汀类调脂药物引起的肌肉疼痛,触痛,肌无力,关节痛等,通常伴有肌酸激酶(CK)值升高10倍以上,多数认为是严重的肌纤维溶解,出现肌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坏死的严重后果,但引起的机制目前尚未有定论。从美国大规模的调查中发现以下人群发生横纹肌溶解的不良反应较高:①老年人,尤其是体型瘦小,虚弱的老年女性;②多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尤其是患有慢代谢疾病的患者;③慢性肾功能不全者;④糖尿病患者;⑤服用多种药物;⑥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的患者行大手术者;⑦饮用大量葡萄汁,酗酒者等。

    目前研究提示[4],横纹肌溶解症是由于骨骼肌阻滞急性损伤后改变肌纤维膜的完整性,导致肌肉溶解物如肌红蛋白的释放入血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辛伐他汀能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胆固醇的浓度,诱导LDL受体,导致LDL胆固醇的减少并增加LDL-C的分解代谢,从而引起横纹肌溶解,机制可能为其在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同时,亦可降低血清辅酶Q的浓度,引起线粒体功能紊乱。辛伐他汀主要通过CYP3A4同工酶代谢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