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15年第5期
编号:12618489
有关卤代类吸入麻醉药的肝、肾保护与肝、肾毒性作用的争论(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日 上海医药 2015年第5期
     肝保护作用

    卤代类吸入麻醉药的肝、肾保护作用一般有两种产生方式:①预处理,指在肝、肾缺血前先给予一定时间的麻醉药以减轻随后脏器缺血造成的损害;②后处理,指在肝、肾缺血后给予一定时间的麻醉药以减轻脏器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害。这两种保护作用分别产生于给予麻醉药后的1 ~ 3和12 ~ 72 h。

    要探究卤代类吸入麻醉药对肝脏再灌注损害的影响需考虑以下三个问题:吸入麻醉药在动物实验中能减轻肝损害吗?新型吸入麻醉药较传统麻醉药有何益处?吸入麻醉药是否较经静脉用麻醉药更好?

    最早一项研究是在氧化亚氮和硬膜外辅助麻醉的基础上分别使用七氟烷和异氟烷进行患者肝缺血的预处理,结果显示七氟烷的肝保护作用优于异氟烷[1]。

    2007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以硫喷妥钠麻醉下的大鼠肝脏缺血1 h再灌注1 h模型为对照,试验1组用异氟烷处理5.5 h、试验2组用血红素氧合酶-1的抑制剂锡原卟啉Ⅸ(tin protoporphyrin IX)处理、试验3组用异氟烷联合锡原卟啉Ⅸ处理,结果发现试验1组的大鼠肝保护作用明显[2]。该研究说明,异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且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异氟烷诱导产生的血红素氧合酶-1有关。

    2008年发表的一项对肝脏缺血预处理的临床应用研究共有两组患者,缺血时间均为30 min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