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一笑:“小儿科”做出“大文章”(1)
鲍一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大内科主任、儿大内科教研室主任,卫生部国家重点临床专科——新华医院儿童呼吸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哮喘诊治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组长。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儿童哮喘门诊和哮喘管理工作国内领先。以儿童哮喘的基因和信息化管理为研究方向,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重大基金项目研究,在国内外发表110篇论文,主编《儿童哮喘》、《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进展》等8本专著。
今年夏天,一则关于医师资格考试的消息显得格外刺眼,许多医生看了之后都顿生寒意。该消息源于2015年 7 月 27 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卫计委”)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医师资格考试短线医学专业加试专业内容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提出为缓解院前急救和儿科岗位专业人员匮乏的现状,2015 年起对这两个岗位的专业人员开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加试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通过加试成绩计入总成绩才能达到合格线的人员,其获得的执业医师资格和执业证书上须标注“院前急救”或“儿科”字样。有人说这是“变相降低儿科医师的执业门槛”,也有人说“儿科医师被贴上了劣等标签”,各种不解和质疑在医疗圈不绝于耳。儿科怎么了?儿科医生怎样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坚守住乏人喝彩的舞台?带着这些疑问,本刊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以下简称“新华医院”)儿大内科主任鲍一笑教授。
, 百拇医药
小儿科之大难题
新华医院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创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自行设计建设的首家综合性医院。医院传统以儿科为特色,其儿科学的整体实力不同凡响,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学科,基本覆盖了儿童心血管、儿童血液肿瘤、新生儿科、儿童保健、儿童呼吸、遗传内分泌代谢及儿外科等组成儿科学整个学科体系的各个亚专业。多个儿科亚专业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由新华医院领衔的上海交通大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小儿眼病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遗传性皮肤病专病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哮喘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治中心等专病诊治中心都声名远扬。但即便是这样一家拥有良好儿科资源优势的医院,身为儿大内科第八任主任的鲍一笑教授也坦言:“儿科想要留住人才,很难!”
看病难,看儿科最难。以新华医院为例,每当季节转换或流感高发期,儿科门急诊量立马直线上升,远远超过其接诊能力,患儿、家长和医护人员都苦不堪言。医院里有这么一句话:“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妇产科,吵吵闹闹小儿科。”如果想要体验从早到晚沸腾着的至少80分贝的噪音,那么请到无论哪家儿童医院的门急诊室。在那里,焦急的家长总是把诊室门口挤得水泄不通。患儿各个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家长们都希望医生护士做到尽善尽美,容不得一点差错。然而儿科也被称为“哑科”,因为儿童不善于表达甚至不会说话,许多检查手段又不被允许用于儿童,因此儿科医生更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一名医科大学毕业生要成长为一名可以独立行医的专职儿科医生,至少需要10年时间。
, 百拇医药
数字也许能厘清现象的错综复杂。统计显示,在美国,每千名儿童中拥有1.36名儿科医生,在中国则仅为0.23名。若是比照发达国家标准,我国至少还缺20万名儿科医生。如果按照全国每年培养5 000名儿科医生来算,需要40年才能补足缺口。全国执业医师160万人,在岗的儿科医师却只有6万名,仅占执业医师总数的4%,而他们所服务的儿童却占全国总人口的20%。
儿科医生的短缺与培养机制的缺失有很大关系。据了解,为了拓宽专业面,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中,明确于1999年起停止招生儿科专业。院校取消儿科学专业,事实上切断了儿科医师的稳定来源和稳定质量,而新的儿科医生培养机制又迟迟建立不起来。鲍教授告诉我们,“现在70多岁的儿科医生还在看门诊,接下来是60多岁、50多岁的医生,再往后则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断层。随着二胎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儿童人数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儿科医生的数量在急剧减少,未来儿科人才紧缺的问题会更令人堪忧。”而重压之下的儿科医生尽管辛苦,但待遇却较低,这都导致儿科医生的缺口越来越大。这也使得国家卫生管理部门不得不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变相采取加分政策,实属无奈之举。
, 百拇医药
小儿科之大病种
呼吸系统疾病可谓是儿童疾病中的“大病种”,无论是欣欣向荣的春夏,还是萧瑟寒冷的秋冬,因患呼吸疾病到医院就医的小患者总是络绎不绝。根据最近20年的3次针对14岁以下儿童的全国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1990年中国哮喘儿童发病率为1.09%,2000年时发病率约为1.97%,目前儿童哮喘在全国发病率已达到 3.02%,儿童哮喘发病率几乎呈现每十年发病率上升1%的态势,中国目前约有1 000万哮喘儿童。其中,上海600多万儿童中有50多万患哮喘,哮喘发病率达到7.57%,位居全国之首。而且这个庞大数字并未停滞,依然在不断增长。这不仅给家庭,更给医疗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何会患上哮喘?“欧美发达国家的儿童哮喘发病率更高,多在10%以上”,鲍教授解释说,“哮喘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与免疫、神经、精神、内分泌因素和遗传学背景密切相关。哮喘是一个与遗传密切相关的疾病,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哮喘患儿80%与遗传有关,但遗传不能够解释短时间内哮喘患病率的迅速升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可能是哮喘患病率迅速升高的主要原因。”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进程,全球大气、水、土壤污染日益严重,食品、生活日用品的化学制剂越来越多,这些对于哮喘易感儿童都是极为不利的。一些空气污染较重地区哮喘患病率很高,并且有可能与空气中所含SO2浓度相关。吸烟母亲的小儿中,哮喘患病率是普通小儿的2.5倍。城市化的生活使室内活动的时间增多,空调、地毯的广泛使用,宠物的大量饲养等因素,使室内过敏原的密度增加,这些都可能促进哮喘的发病。而根据哮喘发病的卫生学说,在过于干净的环境中儿童接触病毒、细菌等感染原的机会减少,抗感染免疫能力降低,而过敏反应增强,从而导致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增多。, 百拇医药(肇晖)
今年夏天,一则关于医师资格考试的消息显得格外刺眼,许多医生看了之后都顿生寒意。该消息源于2015年 7 月 27 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卫计委”)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医师资格考试短线医学专业加试专业内容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提出为缓解院前急救和儿科岗位专业人员匮乏的现状,2015 年起对这两个岗位的专业人员开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加试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通过加试成绩计入总成绩才能达到合格线的人员,其获得的执业医师资格和执业证书上须标注“院前急救”或“儿科”字样。有人说这是“变相降低儿科医师的执业门槛”,也有人说“儿科医师被贴上了劣等标签”,各种不解和质疑在医疗圈不绝于耳。儿科怎么了?儿科医生怎样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坚守住乏人喝彩的舞台?带着这些疑问,本刊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以下简称“新华医院”)儿大内科主任鲍一笑教授。
, 百拇医药
小儿科之大难题
新华医院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创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自行设计建设的首家综合性医院。医院传统以儿科为特色,其儿科学的整体实力不同凡响,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学科,基本覆盖了儿童心血管、儿童血液肿瘤、新生儿科、儿童保健、儿童呼吸、遗传内分泌代谢及儿外科等组成儿科学整个学科体系的各个亚专业。多个儿科亚专业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由新华医院领衔的上海交通大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小儿眼病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遗传性皮肤病专病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哮喘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治中心等专病诊治中心都声名远扬。但即便是这样一家拥有良好儿科资源优势的医院,身为儿大内科第八任主任的鲍一笑教授也坦言:“儿科想要留住人才,很难!”
看病难,看儿科最难。以新华医院为例,每当季节转换或流感高发期,儿科门急诊量立马直线上升,远远超过其接诊能力,患儿、家长和医护人员都苦不堪言。医院里有这么一句话:“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妇产科,吵吵闹闹小儿科。”如果想要体验从早到晚沸腾着的至少80分贝的噪音,那么请到无论哪家儿童医院的门急诊室。在那里,焦急的家长总是把诊室门口挤得水泄不通。患儿各个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家长们都希望医生护士做到尽善尽美,容不得一点差错。然而儿科也被称为“哑科”,因为儿童不善于表达甚至不会说话,许多检查手段又不被允许用于儿童,因此儿科医生更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一名医科大学毕业生要成长为一名可以独立行医的专职儿科医生,至少需要10年时间。
, 百拇医药
数字也许能厘清现象的错综复杂。统计显示,在美国,每千名儿童中拥有1.36名儿科医生,在中国则仅为0.23名。若是比照发达国家标准,我国至少还缺20万名儿科医生。如果按照全国每年培养5 000名儿科医生来算,需要40年才能补足缺口。全国执业医师160万人,在岗的儿科医师却只有6万名,仅占执业医师总数的4%,而他们所服务的儿童却占全国总人口的20%。
儿科医生的短缺与培养机制的缺失有很大关系。据了解,为了拓宽专业面,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中,明确于1999年起停止招生儿科专业。院校取消儿科学专业,事实上切断了儿科医师的稳定来源和稳定质量,而新的儿科医生培养机制又迟迟建立不起来。鲍教授告诉我们,“现在70多岁的儿科医生还在看门诊,接下来是60多岁、50多岁的医生,再往后则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断层。随着二胎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儿童人数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儿科医生的数量在急剧减少,未来儿科人才紧缺的问题会更令人堪忧。”而重压之下的儿科医生尽管辛苦,但待遇却较低,这都导致儿科医生的缺口越来越大。这也使得国家卫生管理部门不得不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变相采取加分政策,实属无奈之举。
, 百拇医药
小儿科之大病种
呼吸系统疾病可谓是儿童疾病中的“大病种”,无论是欣欣向荣的春夏,还是萧瑟寒冷的秋冬,因患呼吸疾病到医院就医的小患者总是络绎不绝。根据最近20年的3次针对14岁以下儿童的全国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1990年中国哮喘儿童发病率为1.09%,2000年时发病率约为1.97%,目前儿童哮喘在全国发病率已达到 3.02%,儿童哮喘发病率几乎呈现每十年发病率上升1%的态势,中国目前约有1 000万哮喘儿童。其中,上海600多万儿童中有50多万患哮喘,哮喘发病率达到7.57%,位居全国之首。而且这个庞大数字并未停滞,依然在不断增长。这不仅给家庭,更给医疗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何会患上哮喘?“欧美发达国家的儿童哮喘发病率更高,多在10%以上”,鲍教授解释说,“哮喘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与免疫、神经、精神、内分泌因素和遗传学背景密切相关。哮喘是一个与遗传密切相关的疾病,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哮喘患儿80%与遗传有关,但遗传不能够解释短时间内哮喘患病率的迅速升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可能是哮喘患病率迅速升高的主要原因。”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进程,全球大气、水、土壤污染日益严重,食品、生活日用品的化学制剂越来越多,这些对于哮喘易感儿童都是极为不利的。一些空气污染较重地区哮喘患病率很高,并且有可能与空气中所含SO2浓度相关。吸烟母亲的小儿中,哮喘患病率是普通小儿的2.5倍。城市化的生活使室内活动的时间增多,空调、地毯的广泛使用,宠物的大量饲养等因素,使室内过敏原的密度增加,这些都可能促进哮喘的发病。而根据哮喘发病的卫生学说,在过于干净的环境中儿童接触病毒、细菌等感染原的机会减少,抗感染免疫能力降低,而过敏反应增强,从而导致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增多。, 百拇医药(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