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17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3089345
肝细胞癌诊治的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上海医药》2017年第15期
     要 肝细胞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类型之一,世界上半数以上的肝细胞癌发生在我国,因此提高肝细胞癌诊治水平意义重大。随着对肝细胞癌研究的深入,发现了一些新的肝细胞癌分子标志物。肝细胞癌手术治疗正同时向“微创”和“巨创”方向发展,而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也已或有望成为肝细胞癌的新的有效治疗手段。本文概要介绍近年来肝细胞癌诊治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7; 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15-0003-05

    Progres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U Jie, WANG Zheng, ZHOU Jian**

    (Institution of Liver Cancer,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in clinic and more than half of HCC patients in the word occur in China.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level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CC. Some new tumor markers have been discovered and explored with the in-depth study 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urgical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as been developed toward the “minimally invasive” and “giant invasive” direction while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have become or are expected to be a new effective meas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HCC.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rogres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CC.

    KEY 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iagnosis; treatment

    原發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类型之一,是我国发病率第4和死亡率第3的恶性肿瘤类型[1]。在原发性肝癌中,肝细胞癌占85% ~ 90%,因此下文以略语“肝癌”指代肝细胞癌。肝癌的恶性程度高,虽然近半个世纪来在肝癌的诊治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手段,但是肝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仍徘徊在3% ~ 5%间[2]。近年来随着对肝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了一些新的肝癌分子标志物,也发展了一些新的肝癌内、外科治疗手段。本文概要介绍近年来肝癌诊治的研究进展。

    1 肝癌的诊断

    肝癌诊断目前主要依靠3种手段:影像学检查、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和肝癌分子标志物。

    1.1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简便、无创,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方法,而超声造影术在鉴别和诊断肝癌的良、恶性方面具有较普通超声检查更高的准确度。腹部CT除用于肝癌诊断外,更多用于肝癌局部治疗的疗效评估。CT动脉造影可测量肝体积和肝癌体积,常用于肝切除术前评估切除范围及安全性。磁共振成像术因具有无辐射特点和多序列、功能成像能力,是临床上用于肝癌诊断、肝切除术前评估和肝癌局部治疗疗效评估的最有力工具。而使用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钆塞酸二钠进行磁共振成像术可进一步提高对肝癌的诊断准确性,甚至可检出最大直径<1 cm的肝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至今已用此方法累计检出近百例最大直径<1 cm的极早期肝癌,手术切除后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1.2 肝穿刺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

    对缺乏典型的肝癌影像学特征的可疑占位性病变,可通过肝穿刺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进行诊断。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肝穿刺获取的患者肿瘤基因组信息还可作为选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重要依据。

    1.3 肝癌分子标志物

    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是我国当前肝癌筛查及其诊断的常用和重要方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水平有助于提高肝癌的诊断准确率[3]。然而,临床上有30%左右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并不升高,因此欧美国家的最新肝癌诊治指南提出可单用超声检查作为肝癌的筛查手段而不需再联合甲胎蛋白水平检测[4-6],但亚洲国家、包括我国和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发表的肝癌诊治指南目前仍倾向采用甲胎蛋白水平检测联合超声检查作为肝癌的筛查手段[7]。

    近年来,随着对肝癌研究的深入,一些新的肝癌分子标志物越来越受到关注。

    脱-γ-羧基凝血酶原(des-gamma-carboxyprothrombin, DCP)是凝血酶原前体在机体缺乏维生素K或服用维生素K拮抗剂后不能转化为凝血酶原而释放入血的物质,健康人血浆中不含DCP。DCP最早于1984年被发现可用作肝癌分子标志物[8]。一项在7家临床中心开展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共纳入836例受试者)显示,通过检测DCP诊断肝癌的特异性达70%,敏感性达74%[9]。国内开展的一项共招募了3个独立队列、合计有1 034例受试者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发现,与检测甲胎蛋白水平相比,通过检测DCP诊断肝癌的准确性更高,尤其是对早期肝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UC)分别为0.837和0.650][10],提示DCP可能是一种优于甲胎蛋白水平的潜在肝癌分子标志物。日本肝病学会发表的第3版肝癌诊治指南已将DCP检测列为肝癌的筛查手段之一[7]。 (胡捷 王征 周俭)
1 2 3 4 5 6 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