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19年第15期
编号:13422756
以临床为核心 医教研协同发展(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25日 《上海医药》 2019年第15期
     “我的病人资源有限,看不到那么多病人,尤其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更是少有触及,如何开展研究?”陈世耀经常遇到一些医生这样抱怨临床研究的困难。对于这种情况,他常常建议医生可以就针对这几例病人进行研究,但要长期跟踪,每年调整一下研究的具体问题。比如,对于同一批病人,第一年研究降压药的干预是否让血压下降了,第二年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否减少了,第三年观察冠心病事件是否减少了,第五年再看死亡事件是否减少了?通过一系列持续深入的研究来判断这个药的治疗效果。

    应平衡好“医教研”的关系

    近年来,医院对于医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是“医教研”如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还是长期以来很难解决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陈世耀看来,“医教研”不应该是矛盾对立的,而应该是医生安身立命的三大法宝。

    医疗是医生生存之本,也是科研的源泉,是教学的基础;医学研究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手段和方法,更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教学为医疗和科研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也是学科持续发展的保障。不要孤立地看待医疗、教学和科研,三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医教研”中,医疗应该成为核心,要从临床实际出发,寻找研究课题,通过研究获得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果,再通过教学让更多人分享这些研究成果,从而服务更多病人。
, http://www.100md.com
    临床中更要多多关注那些治不好的病人,他们往往是医生最好的老师,要认真思考治不好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重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过程对于医生的培养来说至关重要。

    “不要有‘教会学生、饿死师傅’的担心,其实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陈世耀笑着说,“中山医院消化科一直有着这样良好的传统,老师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再怎样努力看门诊也不可能看完所有病人。让更多医生学会怎样看病,这样可以服务更多病人,不是更好吗?另外,教会了学生不代表老师就没事做了,有学生帮忙做一些基础工作和研究,老师才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开展新的研究,这也有助于推动老师不断迎接挑战、开拓创新。”

    受自己的恩师王吉耀教授影响,陈世耀对于教学特别热衷,当问及他如此热心教学的初衷时,他笑了笑告诉记者:“我好像也不是为了特别追求什么,就是希望像我的老师一样,把我所知、所学的知识传递下去,把科室的文化传承下去,看着我们的学生一个个慢慢成长起来,做老师的就很开心!”
, http://www.100md.com
    陈世耀,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副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副主任。兼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閔行分院消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分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医疗和教学工作,在临床医疗和教学实践中贯穿循证医学理念。专业特长: 胃肠病、肝病的诊断与治疗,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临床研究设计、测量和评价。科研方向: 慢性肝病的筛查、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综合治疗,胃肠肿瘤筛查与内镜下治疗,胃肠动力疾病、酸相关疾病、胃肠黏膜损伤治疗,循证医学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承担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等资助的多项课题研究,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等成果和荣誉。, http://www.100md.com(肇晖)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