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早期切口疼痛的相关因素分析(2)
1.2 方法1.2.1 入选标准
术前诊断为腹股沟疝,行开放无张力修补术,对补片材料无过敏及排异,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2.2 手术方法
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切口以耻骨结节为起点,取腹股沟韧带上方斜切口,长约4~6 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脂肪组织及腹外斜肌腱膜,保护髂腹股沟神经和髂腹下神经等手术区神经,游离并暴露腹股沟管区域,内侧至联合腱,外侧至腹股沟韧带。游离疝囊,疝囊较小者予回纳后置入网塞,疝囊较大者予以横断并高位结扎,于精索后方放置补片,补片下方超过耻骨结节1~2 cm,自黏性补片于耻骨结节骨膜及折返韧带处用可吸收线缝合固定1针,非自黏性补片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1周固定。根据患者疝囊周围组织水肿情况及全身情况选择是否使用负压引流及抗菌药物,部分患者采用术后镇痛。
1.3 评价及分组标准
手术后72 h采用数字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疼痛程度用0~10表示,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选择相应数字,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疼痛组(VAS>3分)108例及轻疼痛组(VAS≤3分)326例,分别记录其年龄、性别、BMI指数、合并症、手术时间、手术修补材料、平片种类、是否引流、是否术后镇痛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