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2019
编号:13830313
莫西沙星致心脏毒性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5日 《上海医药》 202019
     2.1 年龄和性别

    邬丹莲等[12]报道的45例莫西沙星不良反应病例分析中,老年患者(≥65岁)所占比例为60.7%,提示老年患者使用莫西沙星后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增高。这可能与老年人肝肾功能下降、多病共存以及多重用药等因素使其药动学和药效学发生改变,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导致其QTIP和TdP的发生风险高于青年人相关。此外,老年人体内脂肪较青年人多,更容易导致脂溶性药物在体内的蓄积,而莫西沙星是脂溶性药物,容易在老年患者体内蓄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Tran等[13]报道,女性平均QT间期较男性长约13 ms,所以女性服用莫西沙星发生TdP的几率也比男性高。另一研究显示,女性QTc间期变化为16.9 ms(95% CI:13.5~20.3),高于男性的12.7 ms(95% CI:8.4~7.1)[14],提示女性QTc间期变化程度较男性宽,临床应用莫西沙星更应密切监测女性心电图变化,避免QTIP和TdP的发生。2000年至2018年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共报道28例莫西沙星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文献,其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女性多于男性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