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2023
编号:13817344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VAS评分与脊柱功能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5日 《上海医药》 202023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3稿2014版)》[4]中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诊断标准且经CT、核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确诊者;凝血功能正常者;无后壁骨折现象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合并下肢神经症状者;存在精神、沟通障碍者;存在手术禁忌证者。

    1.3 方法

    1)观察组 行单侧经椎弓根入路,取俯卧位,对病椎椎体及一侧椎弓根影外缘进行定位,行局部浸润麻醉,透视下,穿刺针顺椎弓根方向与矢状面呈20°~30°向椎体穿针,以前后位透视显示针尖靠近椎体中间,且侧位透视显示针尖位于椎体前1/3为最佳位置。调制骨水泥并于牙膏状态注射于椎体,将针芯插入,旋转穿刺针,拔针(于骨水泥固化前),包扎。

    2)对照组 行双侧经椎弓根入路,取俯卧位,对病椎椎体及两侧椎弓根影外缘进行定位,行局部浸润麻醉,透视下,穿刺针顺椎弓根方向与矢状面呈15°~20°向椎体穿针,以前后位透视显示针尖靠近同侧一半椎体中间,且侧位透视显示针尖位于椎体前1/3为最佳位置。其余步骤同观察组。

    1.4 评价指标

    术前、术后6个月,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②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6]进行脊柱功能评估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