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22年第21期
编号:46252
我院心房颤动抗凝药物治疗管理新模式的构建及取得的成效
http://www.100md.com 2022年12月5日 2022年第21期
药师,药学,1组织建设,1人员队伍,2硬件条件,2技术支撑,1学科技术条件,2设计并开发“爱抗凝”,3实施效果,1抗凝药学门诊患者情况,2工作模式,3评价体系,4讨论,1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风险预测的重要性
     潘忙忙 顾智淳 张弛 沈珑 孔令璁 双田 王新华 林厚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1.药剂科;2.心内科 上海 200127)

    心房颤动为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心血管疾病,其相关脑卒中是导致患者病残、病死的主要并发症。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分析表明,约30%的临床缺血性脑卒中源于心房颤动,心房颤动疾病负担为5 510万个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s),在心血管疾病负担中位列第3[1]。我国每年脑卒中医疗费用支出高达400亿元,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2]。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可减少近70%的心房颤动相关脑卒中风险。

    脑卒中预防是心房颤动诊治的重中之重,而抗凝药物治疗是预防心房颤动相关脑卒中的基石,有效的药物治疗管理可提高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降低心房颤动相关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s)[3-6]。Spence等[7]采用BAQSL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脂达标率,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这为临床药师参与心房颤动抗凝药物治疗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特点,构建了基于移动通信工具的心房颤动抗凝药物治疗管理新模式,以弥补当前管理模式在治疗决策、药学监护和随访方面的不足,促进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降低心房颤动疾病负担,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1 组织建设

    1.1 人员队伍

    抗凝药物治疗管理药学服务团队由5名临床药师组成,他们均经过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心血管药物或抗凝药物专业的培训。该药学服务团队不仅负责制定抗凝药物治疗管理实施办法和服务规范,设计《心房颤动患者抗凝常识评估表》,编写《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教育手册》,开发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心房颤动抗凝治疗决策与随访系统,且也负责对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知识评估、抗凝治疗宣教和随访工作。

    1.2 硬件条件

    优质的硬件条件能充分体现抗凝药物治疗管理的专业性,提高患者对抗凝治疗药学服务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我们借助医院一流的医院管理系统和临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心房颤动患者的病史和用药信息,开展治疗药物整合工作;使用《心房颤动患者抗凝常识评估表》来评估患者的抗凝知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4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