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肝、肾移植受者霉酚酸类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23版)
免疫抑制,肝移植,1共识形成方法,2药物概述,1MPA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途,2MPA类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3MPA类药物的不良反应,3MPA类药物在肝移植受者中的应用,1肝移植术后早期MPA类药物的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肝、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和终末期肝病的最佳方法,不仅能延长受者生存期,还能极大提升受者生活质量。目前虽从移植总数而言,我国已跻身全球器官移植第二大国[1],但移植器官短缺依然是移植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以肾移植为例,2019 年末等待移植的患者人数为47 382 例,而2020 年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人数仅为11 037 例[2]。移植器官的稀缺,使得每次器官移植机会对每位移植受者都显得弥足珍贵,然而肝、肾移植和移植物长期存活率仍不理想。长期免疫抑制管理的优化是延长移植物和受者生存期的关键[3-5]。
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 MPA)类药物是基础免疫抑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肝、肾移植受者的首选免疫抑制基础药物之一[6-7]。虽已在移植领域应用二十余年,国内尚无针对MPA 类药物在肝、肾移植领域应用的系统性指导文件。另外,目前国内常用的MPA 类药物包括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和麦考酚钠(mycophenolate sodium, MPS)2 类。其中,MPS的剂型为麦考酚钠肠溶片(enteric-coated mycophenolate sodium, EC-MPS);而MMF 则有胶囊、片剂等多种剂型,且目前应用于临床的MPA 类药物品牌较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数据库查询结果显示,目前国内上市的不同品牌、规格和剂型的MPA 类药物有近60 种,其中MMF 有57 个(https://www.nmpa.gov.cn/datasearch/search-result.html)。因此,临床上不同MPA 类药物之间的替换时有发生,但也可能由此带来疗效和安全性问题,需引起重视。
为进一步梳理MPA 类药物在肝、肾移植受者中的应用,并为不同MPA 类药物间的替换提供基本指导原则,保障衔接的可靠性,从而保护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及受者生命安全,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上海医药行业协会联合发起制定了《中国肝、肾移植受者霉酚酸类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23 版)》。
1 共识形成方法
本共识专家组由临床器官移植学(肝移植和肾移植)、临床药学和药品监管部门多学科专家构成,负责提出临床问题,制订推荐意见和共识,以及共识文件的审定。
专家组针对MPA 类药物的基本情况、在肝移植和肾移植受者中的应用、治疗药物监测及不同MPA 类药物的选择和替换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文献检索和筛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2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