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09年第7期
编号:12052824
血脂异常的治疗和实践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1日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7期
     [摘要]血脂异常是心肌绞死、脑卒中等致残、致死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证实强化降脂治疗能阻断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临床医生应提高调脂能力,重视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善,制定有效、安全的治疗措施,降低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率、病死率。同时应认识到降脂非越低越好,并监测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血脂异常;他汀类降脂药物

    [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260-01

    血脂异常属于代谢性疾病,主要是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或同时伴有高密度脂蛋白下降。我国人群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有效控制血脂异常,降低胆固醇,能够降低患者的住院率和病死率,提高存活率。临床提倡应用强化降脂治疗并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我们应意识到血脂并非降得越低越好,血脂异常的防治不仅仅是药物治疗,还包括提高普通人群对血脂异常的知晓率和控制率等。

    1控制血脂异常的防治手段

    1.1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的实施:控制饮食与生活方式调节是降脂治疗的基础。运动和降低体重除有利于降低胆固醇,还可使甘油三酯降低,HDL-C升高。大量试验证明:多种手段结合的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综合降低LDL-C的效果可达到标准剂量的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累积降低LDL-C达20%~30%。建议如下:①戒烟戒酒。②多饮水,缓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体内血液循环顺畅。③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④多吃清淡的食物,以素食为主,粗细粮搭配,少吃甜食,以免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促使病变加快。⑤坚持锻炼身体。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打羽毛球、爬山、游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体内脂类的代谢。⑥定期做血液流变学测定,观察血液黏度指标,做到心中有数。

    1.2降脂药物治疗:调脂药物种类繁多。西药有的以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为主如他汀类药物,有的则是以降低甘油三酯为主如贝特类药物。此外,胆酸螯合树脂类药物可以通过阻止胆固醇从肠道吸收,使其随粪便排出;亚油酸、鱼油制剂等也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临床实践中,依血脂异常的药物及类别,根据降脂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因素进行调脂药物的选择。

    2他汀类药物对降脂的一些认识

    他汀类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类调脂药物,目前已有充分证据证明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TOHO、LDL-C,延缓动脉硬化进程,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积极降脂治疗减少心肌缺血事件研究(MIRACL)是他汀类治疗ACS(急性冠脉综合证)的第一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志在评价早期、快速、强效降脂治疗是否能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研究的终点为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或再次发作性心绞痛,并观察证据需住院治疗。平均观察16W,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积极降脂治疗可降低主要终点发生的危险性16%。

    ACS患者属心血管极高危人群,ATPⅢ补充决议达成共识,认为这类患者的LDL-C降至1.8mmol/L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故临床应尽早给予他汀类药物,不仅能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和改善心肌供血症状,还能调动患者坚持降胆固醇治疗的积极性。目前认为ACS的强化治疗时间至少应坚持半年。最新冠脉内超声(IVUS)检测研究证明血浆LDL-C<1.9mmol/L,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停止。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血脂并非越低越好,大幅降低胆固醇潜在的危害、局限性。胆固醇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物质。“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危害最大,而高密度脂蛋白又称“好”胆固醇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所以说,调节‘好’的与‘坏’的胆固醇在体内比例,比一味地降脂更重要!最近有学者提出人类适合LDL-C浓度为1.3~1.8mmol/L(50~70mg/dl)。另外,大幅降低胆固醇,需较大剂量药物,故临床应用大剂量(说明书许可范围)降脂药物时,需监测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血脂异常的治疗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它要结合具体的病情,多种手段综合应用,因人而异,实现个体化,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肝功能,CK等主要指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