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09年第7期
编号:12052992
丁卡因两种配伍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1日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7期
     [中图分类号]R61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082-01

    为观察丁卡因脊髓麻醉时是否需要加麻黄碱,选择ASAⅠ~Ⅱ级的剖宫产手术病人,采取丁卡因10mg(1ml)、10%葡萄糖1ml配成重比重溶液,分为加麻黄碱与不加麻黄碱两组。实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以观察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0例拟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采取连续分组法,为两组每组20例。年龄22~30岁,体重62~90kg。妊娠高血压、胎心音改变者及术中出血量大于500ml者不在观察之例。

    1.2麻醉方法:孕妇入室后开放静脉,以15ml/kg•h输入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测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用扬州产华东牌腰-硬联合麻醉包。丁卡因粉剂50mg用生理盐水5ml稀释。孕妇均左侧卧位,调整手术床使头高脚底位约成15度。选L2~3或L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当硬膜外针到达硬膜外间隙时用腰麻针从硬膜外针内进入并穿破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溢出后使针孔向上。Ⅰ组:丁卡因10mg(1ml)、10%葡萄糖1ml、麻黄碱10mg(1ml)配成重比重溶液3ml;Ⅱ组:丁卡因10mg(1ml)、10%葡萄糖1ml、脑脊液1ml配成重比重溶液3ml。缓慢注入后退出腰麻针,再从硬膜外针内置入硬膜外导管3~4cm退出硬膜外针,粘贴固定好导管,病人平卧。记录入室、平卧时、胎儿取出后2min、5min、10min、20min、术毕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新生儿1min、5minApgar评分。术后有无头痛。预定SBP下降至90mmHg给予麻黄碱10mg,若术中病人出现疼痛即从硬膜外导管间断注入2%利多卡因5~8ml维持麻醉。两组病人组内各期SBP、DBP、HR(表1),新生儿1min、5minApgar评分表(表2)。
, 百拇医药
    1.3统计分析: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不同时点的SBP、DBP、HR用方差分析,若P<0.01时再用q检验。组间相对应点用t检验。新生儿1min、5minApgar评分用Ridit分析。

    2结果

    各组病人的年龄、体重、30min液体量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术中恶心:Ⅰ组病人3例(15%),Ⅱ组3例(15%),均未出现呕吐;术中应用升压药:Ⅰ组病人3例(15%),Ⅱ组4例(20%);两组病人术中均未使用镇痛辅助药及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40例病人均未出现术后头痛。

    经方差分析Ⅰ组SBP:F=3.7656,P<0.01;DBP:F=39046,P<0.01;HR:F=2.59,P>0.01。Ⅱ组SBP:F=35749,P<0.01;DBP:F=7.9652,P<0.01;HR:F=2.3048,P>0.01。两组SBP、DBP经q检验入室时点与其他时点有差异P<0.01,而其他各时点则无差异。组间相对应点t检验P>0.01两组无差异。
, 百拇医药
    两组新生儿1min、5minApgar评分结果经Ridit分析为1min时u=0.193,P>0.01;5min时u=0.279,P>0.01。

    3讨论

    顺利的剖宫产手术只需30min左右,从切腹到胎儿取出约2~4min。剖宫产麻醉腹肌松弛要求相对较高,CSEA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两者的优点,腰麻起效快,肌松充分,效果确切,也便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满意率达99%[1]麻时由于阻滞范围较广血液动力学改变较大。平卧时胎儿对孕妇下腔静脉的影响,胎儿取出时孕妇腹内压的改变均可影响产妇的血压明显下降。为此我们在病人入室后即给予快速输入琥珀酰明胶液维持了血液循环量,以保证血压的稳定。穿刺时采取头稍高脚稍低位注入重比重腰麻药,使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两组病人平卧后即能实行手术,减少了等待局麻药起效时间。两组相比胎儿的5minApgar评分均在8分以上。观察中发现两组胎儿取出后的2min时产妇的血压值下降最低,但大多为一过性,80%的病人未行静脉注射麻黄碱等升压药物,血压自行回升。由于剖宫产手术时间较短两组麻醉维持时间未能观察。我们认为丁卡因脊髓麻醉实施剖宫产术时加与不加麻黄碱效果相同,两组均适用于剖宫产术,而且起效快。在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麻药前快速输入一定的液体量则术中血压还是平稳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