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包块为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治疗体会
【摘要】自2003年3月~2009年4月,笔者5年间共收治腹壁包块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例。均因足月妊娠行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产后月经复潮且规律,但感觉经期腹壁切口疼痛并在切口附近可扪及一包块。术前均经B超扫查发现,腹壁皮下组织见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楚但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质。最大直径5cm,最小直径2.5cm。均在腰麻下行腹壁包块切除术,术中均能较顺利的切除包块。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手术切除是其最佳治疗方式。
【关键词】腹部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剖宫产术后
【中图分类号】R711.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235-0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组3例,年龄25~35岁(中位年龄30岁)。病史最长3年,最短半年。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无痛性包块,均因足月妊娠行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产后月经复潮且规律,但感觉经期腹壁切口疼痛并存切口附近可扪及一包块,状如核桃大小,有触痛,经期渐增大,月经后无疼痛且包块减小。术前均经B超扫查发现,腹壁皮下组织见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楚但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质。最大直径5cm,最小直径2.5cm。术前诊断:腹壁包块。
, http://www.100md.com
1.2 临床表现:患者于产后6个月~3年不等腹壁切口瘢痕处或瘢痕周围疼痛性肿块,随月经变化,经期或经期前后肿块增大,局部胀痛明显,抗生素及理疗无效,进行性加重,经后缩小。查体发现肿块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经期局部皮肤呈紫兰色,肿块多位于皮下脂肪层,2×3cm或6×5cm大小不等,质韧,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压痛。
1.3 治疗情况:均在腰麻下行腹壁包块切除术,术中均能较顺利的切除包块。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2 结果
诊断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予以手术切除包块,于肿块周围1.2cm开始彻底完整切除肿块,术中发现有向下侵及肌肉,筋膜层者2例。切口予以减张缝合,均I期愈合。术后病理检查:增生纤维结缔组织中见子宫内膜腺体和红细胞、白细胞。
3 讨论
, 百拇医药
3.1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子宫内膜可经血逆流,淋巴、血行散播,体腔上皮化生,种植等移位并种植于宫腔外。最近在大量证据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内异症发病原因的“在位内膜决定论”以及粘附、侵袭和血管形成的“3A发病模式”[1]。而且,会阴部及腹壁切口EM验证了医源性播散(种植)理论的成立[2]。此外,有研究显示,子宫内膜一旦在异位种植成功,多数的局部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影响,发生与子宫内膜一样的周期性增殖,分泌、出血而形成周期性变化的肿块和疼痛[3]。文献报道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与卵巢激素的周期性变化有关。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为0.03%~0.47%,其发生可能与子宫内膜的直接种植存在密切关系。手术时把子宫内膜“带到了”腹壁切口处,子宫内膜在切口处继续生长,最终达到一定的体积而引起硬结、疼痛等临床症状。本组3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表明剖宫产术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有关。
3.2 明确诊断本文资料中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为:①均为育龄妇女;②均有剖宫产史;③术后均出现周期性腹部切口疼痛,逐渐加重,在切口瘢痕处可扪及触痛性包块,边界不清,经期增大明显,抗感染治疗无效结合B超检查特点,可初步诊断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病理检查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确诊。子宫内膜内异位症有恶变可能,手术时可送快速病理检查。应注意与切口部位感染、异物或转移性瘤、结节等疾病相鉴别。
, http://www.100md.com
3.3 手术治疗:甾体激素对不同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作用不同,以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最差,因为切口在愈合过程中形成坚硬的瘢痕,药物很难渗透到局部发挥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种植侵蚀能力,病程越长,病变侵及范围越广、越深,甚至侵及腹膜,故应早确诊,及时手术。手术时间在经前为宜,此时异位包块界限清楚,易彻底切除。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彻底切除病灶,切除范围应超过结节至少0.5 cm,同时切除原手术瘢痕。术后可用甾体激素治疗3~6个月,使残余病灶萎缩坏死,防止复发。
参考文献
[1] 朱兰,谭先杰.第二次全国子宫内膜异位症专题学术会纪要[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l(10):6522
[2] 李亚里.子宫内膜异位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3):133-135
[3] Fldaan KN,MaSuzal(iH,Fujishita A,et a1.DifererItial mecrophage infiltration in early and adranced endometriosis aIld acent periton
作者单位:750000 宁夏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 百拇医药(潘志刚)
【关键词】腹部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剖宫产术后
【中图分类号】R711.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235-0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组3例,年龄25~35岁(中位年龄30岁)。病史最长3年,最短半年。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无痛性包块,均因足月妊娠行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产后月经复潮且规律,但感觉经期腹壁切口疼痛并存切口附近可扪及一包块,状如核桃大小,有触痛,经期渐增大,月经后无疼痛且包块减小。术前均经B超扫查发现,腹壁皮下组织见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楚但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质。最大直径5cm,最小直径2.5cm。术前诊断:腹壁包块。
, http://www.100md.com
1.2 临床表现:患者于产后6个月~3年不等腹壁切口瘢痕处或瘢痕周围疼痛性肿块,随月经变化,经期或经期前后肿块增大,局部胀痛明显,抗生素及理疗无效,进行性加重,经后缩小。查体发现肿块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经期局部皮肤呈紫兰色,肿块多位于皮下脂肪层,2×3cm或6×5cm大小不等,质韧,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压痛。
1.3 治疗情况:均在腰麻下行腹壁包块切除术,术中均能较顺利的切除包块。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2 结果
诊断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予以手术切除包块,于肿块周围1.2cm开始彻底完整切除肿块,术中发现有向下侵及肌肉,筋膜层者2例。切口予以减张缝合,均I期愈合。术后病理检查:增生纤维结缔组织中见子宫内膜腺体和红细胞、白细胞。
3 讨论
, 百拇医药
3.1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子宫内膜可经血逆流,淋巴、血行散播,体腔上皮化生,种植等移位并种植于宫腔外。最近在大量证据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内异症发病原因的“在位内膜决定论”以及粘附、侵袭和血管形成的“3A发病模式”[1]。而且,会阴部及腹壁切口EM验证了医源性播散(种植)理论的成立[2]。此外,有研究显示,子宫内膜一旦在异位种植成功,多数的局部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影响,发生与子宫内膜一样的周期性增殖,分泌、出血而形成周期性变化的肿块和疼痛[3]。文献报道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与卵巢激素的周期性变化有关。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为0.03%~0.47%,其发生可能与子宫内膜的直接种植存在密切关系。手术时把子宫内膜“带到了”腹壁切口处,子宫内膜在切口处继续生长,最终达到一定的体积而引起硬结、疼痛等临床症状。本组3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表明剖宫产术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有关。
3.2 明确诊断本文资料中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为:①均为育龄妇女;②均有剖宫产史;③术后均出现周期性腹部切口疼痛,逐渐加重,在切口瘢痕处可扪及触痛性包块,边界不清,经期增大明显,抗感染治疗无效结合B超检查特点,可初步诊断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病理检查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确诊。子宫内膜内异位症有恶变可能,手术时可送快速病理检查。应注意与切口部位感染、异物或转移性瘤、结节等疾病相鉴别。
, http://www.100md.com
3.3 手术治疗:甾体激素对不同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作用不同,以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最差,因为切口在愈合过程中形成坚硬的瘢痕,药物很难渗透到局部发挥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种植侵蚀能力,病程越长,病变侵及范围越广、越深,甚至侵及腹膜,故应早确诊,及时手术。手术时间在经前为宜,此时异位包块界限清楚,易彻底切除。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彻底切除病灶,切除范围应超过结节至少0.5 cm,同时切除原手术瘢痕。术后可用甾体激素治疗3~6个月,使残余病灶萎缩坏死,防止复发。
参考文献
[1] 朱兰,谭先杰.第二次全国子宫内膜异位症专题学术会纪要[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l(10):6522
[2] 李亚里.子宫内膜异位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3):133-135
[3] Fldaan KN,MaSuzal(iH,Fujishita A,et a1.DifererItial mecrophage infiltration in early and adranced endometriosis aIld acent periton
作者单位:750000 宁夏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 百拇医药(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