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以减少围术期血液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5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实验组,选同期住院的35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的凝血功能,即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和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红蛋白(Hb)、 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Hb 和Fib高于对照组(P<0.05), 而 PaO2、APTT、PT均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存在内源性凝血功能障碍,考虑与血液黏稠度增高有关。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紫绀;缺氧;凝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074-01
先天性心脏病 (CHD)患儿围术期凝血功能紊乱和术后出血的纠治,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复杂先心的心脏手术也逐渐在小婴儿和低体重儿中开展。对复杂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因手术复杂,心脏手术切口多,容易出现术后大出血,导致循环、内环境紊乱、低体温及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出血,严重时可导致心脏填塞或手术失败。因此,术前充分了解先心患儿的凝血功能状态,对减少术后血液系统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