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09年第12期
编号:12049782
龙江地区窦性心率震荡在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1日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12期
     [摘要]目的:评价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AMI并室性期前收缩(PVS)者72例,将AMI患者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AMI诊断标准和危险分层根据2000年ACC/ESC和ACC/AHA制订的指南。有PVS而无器质性心脏病健康者54例作对照,分别检测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TS),比较各组间窦性心率震荡的TO和TS,评价各自预测能力。结果:心肌梗死高危组TO明显升高,TS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减弱或消失是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预测指标。

    [关键词]窦性心率震荡;急性心肌梗死;预后;预测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050-0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心肌梗死患者是发生猝死的高危人群,临床研究一直寻求心肌梗死后猝死高危患者的检测方法与指标。目前应用最多的心肌梗死后患者的高危预测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心室晚电位、非持续性室速等。窦性心率震荡现象是国外近几年提出的一项新的心肌梗死后猝死高危患者可靠的检测方法,是指一次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心率先加速,随后心率减速的现象,具有双相涨落式变化的特征,在正常人或心肌梗死低危患者中上述现象明显在心肌梗死后的高危患者则上述现象减退或消失。其检测的主要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急性心肌梗死后多数猝死发生在出院后数天到数周,AMI急性期(48h内)窦性心率震荡检测结果对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预后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