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护理;卫生教育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218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226-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工业化程度提高,肥胖人群不断增加,糖尿病患病率也迅速增加。胰岛素注射作为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我通过对56例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的宣传教育和护理指导得到了一些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为2005年12月-2006年6月住院出院后随访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5-78岁),平均为52岁。按1999年WHO专家委员会诊断标准,56例中I型糖尿病8例,II型糖尿病41例,妊娠糖尿病2例。胰腺手术后糖尿病3例,肝源性糖尿病2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38例,合并糖尿肾病13例,无明显合并症者4例。
1.2 治疗:I型或II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衰竭者或合并严重并发症者需胰岛素替代治疗;部分空腹血糖增高为主或口服降糖药疗效不理想者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或一日2次混合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妊娠糖尿病或I型、II型糖尿病血糖难控制者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入胰岛素。
2.护理
2.1 一般护理:入院后进行入院介绍,让患者对医院及自己所患疾病有所了解,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平剪指趾甲,搞好个人卫生,测身高、体重、腰围,并计算BMI(体重质量指数)病重患者严密监测血压,脉博、呼吸和出入水量。
2.2 健康宣教:定期开展糖尿病知识讲座,让患者知道糖尿病的危害及基本的治疗和药物,并根据医嘱个别指导用药注意事项和糖尿病的生活常识,如皮肤和足的护养、戒烟等,防范生活中可能加重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2.3 心理护理:恰当地解释病情,增加患者控制疾病的信心。耐心解释胰岛素的作用、消除其"注射胰岛素就会产生依赖"的误解。
2.4 饮食运动指导:指导患者定时定量的饮食和运动治疗,购置饮食模型或张贴图片加强患者对食物的升糖指数的理解,发放计步器,购置室内跑步机,根据病情指导分级(轻、中、重)运动。
2.5 血糖监测:讲解血糖监测的必要性,演示血糖测定步骤并分析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56位病人有22位在住院或出院时购置血糖仪并准确掌握血糖自测技术;将血糖、饮食、运动情况登记入册。
2.6 低血糖自救培训:首先让患者了解低血糖的原因和表现,随身携带填写了负责医师和亲友电话的低血糖救助卡,载明患者糖尿病和行为异常或昏迷的情况可能是低血糖反应。并嘱常备方便食物和糖块。56例胰岛素注射患者无一例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例。
2.7 胰岛素注射培训:教会患者基本的消毒知识、胰岛素的贮存和多种剂型及注射方式特别是胰岛素笔的使用。56例病人均能在2天内熟练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方法,胰岛素针头因经济条件限制每3天换一次,仅一例因针头使用超长时间(2周)而发生皮肤感染,对所有出院病人每月电话访问,使用多次(3次以上)胰岛素注射者血糖得到较满意控制,2例不满意者参照胰岛素泵治疗护理要点[1],用泵后血糖得到理想控制。
3.讨论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理想与否与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的程度密切相关,同时与患者的经济水平相关,能坚持用笔式胰岛素者比用普通胰岛素注射患者血糖控制好。糖尿病控制的"五驾马车"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均是不可缺少的环节[2],其中饮食控制和对糖尿病知识的理解是最主要的,正规培训可帮助病人正确驾驭这五驾马车。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均需掌握消毒知识、正确操作、减少误差、保证稳定控制血糖。虽然不建议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针头,但在目前经济条件下,个人单独重复使用针头2-3天,未发现皮肤感染者,住院期强化低血糖自救的培训能保证患者出院后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
总而言之,对病人全方位的护理管理和培训是患者住院及出院后血糖达标的主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胜梅,陈初英,陈志忠.胰岛素泵治疗II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1,1322.
[2] 叶山东,朱禧星.糖尿病的降血糖治疗,临床糖尿病.第1版.合肥:安徽种子出版社,2005:63-98., http://www.100md.com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218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226-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工业化程度提高,肥胖人群不断增加,糖尿病患病率也迅速增加。胰岛素注射作为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我通过对56例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的宣传教育和护理指导得到了一些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为2005年12月-2006年6月住院出院后随访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5-78岁),平均为52岁。按1999年WHO专家委员会诊断标准,56例中I型糖尿病8例,II型糖尿病41例,妊娠糖尿病2例。胰腺手术后糖尿病3例,肝源性糖尿病2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38例,合并糖尿肾病13例,无明显合并症者4例。
1.2 治疗:I型或II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衰竭者或合并严重并发症者需胰岛素替代治疗;部分空腹血糖增高为主或口服降糖药疗效不理想者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或一日2次混合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妊娠糖尿病或I型、II型糖尿病血糖难控制者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入胰岛素。
2.护理
2.1 一般护理:入院后进行入院介绍,让患者对医院及自己所患疾病有所了解,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平剪指趾甲,搞好个人卫生,测身高、体重、腰围,并计算BMI(体重质量指数)病重患者严密监测血压,脉博、呼吸和出入水量。
2.2 健康宣教:定期开展糖尿病知识讲座,让患者知道糖尿病的危害及基本的治疗和药物,并根据医嘱个别指导用药注意事项和糖尿病的生活常识,如皮肤和足的护养、戒烟等,防范生活中可能加重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2.3 心理护理:恰当地解释病情,增加患者控制疾病的信心。耐心解释胰岛素的作用、消除其"注射胰岛素就会产生依赖"的误解。
2.4 饮食运动指导:指导患者定时定量的饮食和运动治疗,购置饮食模型或张贴图片加强患者对食物的升糖指数的理解,发放计步器,购置室内跑步机,根据病情指导分级(轻、中、重)运动。
2.5 血糖监测:讲解血糖监测的必要性,演示血糖测定步骤并分析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56位病人有22位在住院或出院时购置血糖仪并准确掌握血糖自测技术;将血糖、饮食、运动情况登记入册。
2.6 低血糖自救培训:首先让患者了解低血糖的原因和表现,随身携带填写了负责医师和亲友电话的低血糖救助卡,载明患者糖尿病和行为异常或昏迷的情况可能是低血糖反应。并嘱常备方便食物和糖块。56例胰岛素注射患者无一例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例。
2.7 胰岛素注射培训:教会患者基本的消毒知识、胰岛素的贮存和多种剂型及注射方式特别是胰岛素笔的使用。56例病人均能在2天内熟练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方法,胰岛素针头因经济条件限制每3天换一次,仅一例因针头使用超长时间(2周)而发生皮肤感染,对所有出院病人每月电话访问,使用多次(3次以上)胰岛素注射者血糖得到较满意控制,2例不满意者参照胰岛素泵治疗护理要点[1],用泵后血糖得到理想控制。
3.讨论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理想与否与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的程度密切相关,同时与患者的经济水平相关,能坚持用笔式胰岛素者比用普通胰岛素注射患者血糖控制好。糖尿病控制的"五驾马车"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均是不可缺少的环节[2],其中饮食控制和对糖尿病知识的理解是最主要的,正规培训可帮助病人正确驾驭这五驾马车。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均需掌握消毒知识、正确操作、减少误差、保证稳定控制血糖。虽然不建议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针头,但在目前经济条件下,个人单独重复使用针头2-3天,未发现皮肤感染者,住院期强化低血糖自救的培训能保证患者出院后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
总而言之,对病人全方位的护理管理和培训是患者住院及出院后血糖达标的主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胜梅,陈初英,陈志忠.胰岛素泵治疗II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1,1322.
[2] 叶山东,朱禧星.糖尿病的降血糖治疗,临床糖尿病.第1版.合肥:安徽种子出版社,2005:63-9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