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1484KB,2页)。
作者简介:吴兆黎,男,汉族,湖南长沙人,1979年12月出生,中级职称,湖南长沙湘雅二医院风湿免疫科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膝骨性关节炎。
【摘要】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玻璃酸钠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50例,A组予玻璃酸钠注射液+醋氯芬酸肠溶胶囊;B组予醋氯芬酸肠溶胶囊治疗,5周后以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总积分减少程度评定疗效。结果:A组有效率(96%)明显高于B组(84%)(P<0.01);A组优良率(46%)明显高于B组(20)。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可明显改善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248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502-02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关节功能障碍,肌肉萎缩,致残率较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出现,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目前,治疗方法一般是对症治疗,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外用活血止痛膏,但均未能取得明显效果。玻璃酸钠以其特有的化学本质,保护滑膜及关节软骨,润滑、稳定、消炎、镇痛等作用来改善关节内环境,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本研究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以观察其临床疗效。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从2007年4月-2009年4月期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O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玻璃酸钠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54.3±8.2)岁,平均病程(9.0±3.2)月,双膝12例,单膝38例;B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53.7±7.6)岁,平均病程(8.7±4.4)月,双膝10例,单膝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参照风湿病学会的OA诊断标准:①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②膝关节活动时有摩擦声响;③X线片示膝关节骨端边缘有骨赘形成;④膝关节周围有肿胀;⑤膝关节晨僵≤30min;⑥年龄≥40岁。具备①③或①②④⑤⑥即可诊断为OA。
排除标准:①体质过敏及膝部有皮损者;②关节间骨桥形成已呈强直者;③合并有结核、肿瘤、骨髓炎、糖尿病者。④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和精神病者;⑤不愿意接受治疗或中途放弃治疗者;⑥资料不全者。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醋氯芬酸肠溶胶囊100mg,口服,一天两次(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作为基础治疗。A组患者除了给予基础治疗外,还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钠注射液2mL,每周1次,5周为一疗程(山东博士伦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4观察方法及疗效评定标准:以各组症状、体征积分的(x±s)评定病情;以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总积分减少程度评定疗效。评分按林志雄等[1]所用标准,根据关节疼痛(休息痛与运动痛)、压痛、肿胀、活动度及行走情况综合评分(见表1),共分0分、1-2分、3-5分、6-10分、>10分5个等级。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评分等级变化,评分为0分或进步≥3个等级为显效;进步1-2个等级为有效;进步<1个等级为无效。
表1疗效评定标准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1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疗效评定:经1个疗程后,A组有效率(96%)明显高于B组(84%)(P<0.01);A组优良率(46%)明显高于B组(20),(见表2)。
表2两组疗效比较(例数)
注: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优良率=显效数/总例数×100%。
3.讨论
OA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其临床表现与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质硬化、骨内血液循环障碍、骨内高压等因素有关。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仍十分困难,疗效不稳定。
玻璃酸钠是构成关节滑液及软骨基质的主要成份[2],在关节液中起到以下作用:①充当填充剂,扩散屏障、细胞碎片,保护软骨的功能,从而可以减轻炎症反应;②具有润滑及缓冲应力作用,可以减少关节活动阻力,改变关节功能,预防关节粘连;③对细胞功能有调节作用,玻璃酸钠有抑制关节腔内血管形成,屏蔽神经细胞膜上痛觉受体,缓解疼痛等作用。
当膝关节发生病理改变后,关节液中的玻璃酸钠浓度明显减少,分子量也降低,导致滑液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8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