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中旬刊》 > 2010年第9期
编号:12020975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与炎症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9期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神经炎性斑块(neuritic plaque,NP)、脑组织萎缩、Aβ沉积、神经元缺失为主要病理特征。目前,许多学者认为,AD可能是一种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本文就AD与炎症反应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炎症反应;淀粉样蛋白;炎症介质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429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649-0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引起老年人痴呆的最常见原因,目前,AD已成为引起人类死亡的第四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生命质量。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然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AD的病理改变主要为: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形成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神经元内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神经原纤维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等病变,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