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
编号:13705408
丙泊酚靶控输注技术在ERCP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8日 闻国春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观察两种丙泊酚输注方法用于ERCP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ERCP患者35例,ASA I~II,分为两组:I组为靶控输注组20例(TCI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II组恒速输注组15例(恒速输注丙泊酚)。全部采用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I组血浆靶控浓度3ug/ml;II组给予丙泊酚1mg/kg负荷量后,继以6mg/kg.h的初始速度输注,视情况分次追加丙泊酚0.5mg/kg。分别记录t0(诱导前)、t1(诱导后,睫毛反射消失、进境前)、t2(进镜时)、t3(Oddi括约肌切开)、t4(手术结束时)及t5(清醒时)的 MAP、SpO2、HR。结果 两组患者T1时点血压及血氧饱和度低于T1(P<0.05),I组高于II组(P<0.05)。麻醉苏醒时间、手术时间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ERCP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期间TCI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较恒速输注方法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轻,TCI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更适合ERCP。

    关键词:靶控输注;ERCP;血流动力学

    ERCP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麻醉方法的选择以静脉全麻为主。我院自开展此项技术以来,采用恒速和靶控两种丙泊酚输注方法非气管插管全麻,现比较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行ERCP患者35例,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43~81岁,ASA1~2级。随机分为两组:I组为靶控输注组20例(TCI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II组恒速输注组15例(恒速输注丙泊酚)。

    1.2方法 术前访视,签署麻醉同意书,告知患者麻醉及手术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麻醉前行口腔、咽喉部、食道等的表面麻醉。患者左侧卧位,吸纯氧3L/min。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者MAP、HR、SPO2、ECG,1次/3min。静脉给与咪达唑仑1mg、芬太尼0.5ug/k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