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
编号:13705414
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的临床特征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8日 沈建强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分析轮状病毒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7年~2012年我院儿科住院的30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分析轮状病毒肠炎发生良性惊厥的临床特征。结果305例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中,共有26例发生良性惊厥,发生率为8.52%,男15例,女11例,年龄5个月~5岁2个月,平均年龄(19.04±2.33)月,1~2岁为良性惊厥的好发年龄,所有病例均为全身性发作,均于病程5d内发作,主要发生于1~3d,占,有10例在1次病程中发生多次无热惊厥,占38.5%,无1例为惊厥持续状态。所有良性惊厥病例随访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的1~2岁儿童易伴发良性惊厥,临床诊治时需注意,小年龄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病程前5d内,尤其是最初3d,要保持警惕,但良性惊厥预后好,无复发倾向,无需长期预防性治疗。

    关键词:轮状病毒;婴幼儿;良性惊厥

    轮状病毒肠炎是儿童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种之一,感染以5岁以下小儿多见,6~24个月为发病高峰,大部分为水样泻,部分伴有发热和(或)呕吐,可有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多数病例病情稳定,7~10d可自愈,预后良好[1]。但部分病例会并发惊厥,尤其近年来各地报道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本文收集了我院住院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305例,以分析良性惊厥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和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07年1月~2012年4月,符合轮状病毒肠炎诊断,于我院儿科病区住院治疗的患儿共305例,所有病例均按照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进行治疗。

    诊断标准: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镜检无异常或见脂肪球,或少数白细胞,未见红细胞,采用金标法测定,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或弱阳性。良性惊厥诊断标准: ①婴儿既往健康;②惊厥发作时不发热,可有轻度脱水,但无明显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③惊厥常发生在急性胃肠炎病程的第1~5d; ④惊厥基本形式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可为单次或多次发作;⑤发作间期EEG正常;⑥血清电解质、血糖、脑脊液检查结果正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