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
编号:13705217
功能性磁刺激配合电针及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38例临床疗效(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8日 张坤华
第1页

    参见附件。

     采取的膀胱训练机制为:①间歇性导尿(IC):临床应用显示IC可减少留置导尿所导致的并发症,如尿路感染|,膀胱结石,膀胱挛缩,附睾炎,血尿,膀胱痉挛等[6]。有助于维护膀胱顺应性,保护肾功能,对恢复自主排尿其重要作用。②手法排尿:Crede法通过增加膀胱内压促进膀胱排空。耻骨上区叩击法通过逼尿肌对牵拉反射的反应,经骶髓排尿中枢引起逼尿肌收缩而不伴尿道括约肌同时收缩,促进尿液排出[7]。③功能性电刺激:直接刺激膀胱区,增加逼尿肌反射,刺激骶神经区激活低位中枢神经反射,帮助排尿功能恢复。我们应用功能性电刺激后发现患者排尿量增加[8]。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洲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小便的司职属于膀胱,正常排尿有赖于膀胱与三焦的气化功能,而肾阳是膀胱和三焦气化的原动力。中医学认为,患者神经系统受损后,致使督脉受损,膀胱和下焦之气阻滞,导致气滞血瘀,肾气受损,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中级,关元,气海穴属任脉,均走行在下腹部,具有通经络,和气血,调畅中下焦气机,使膀胱气化功能得以恢复之功,其中中极穴是膀胱的募穴,有调理膀胱| 输通水道的功能;命门为督脉穴,位于腰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