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
编号:13705474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和耐药性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8日 余立城 廖树生 杨帆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研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院内的感染和耐药的情况,从而实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对2011年3月~2013年8月我院所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者,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所有感染者进行病例分析。结果 病例为1800例,共检出金黄色葡萄菌686例,其中耐甲氧西林菌株582例,约占85%,其分离率具有增长的趋势(P<0.05)。结论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的分离率高,其耐药性呈现出多重高度,并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为了减少院内的感染,应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1961年英国的Jevons首次发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已经成为院内感染致病菌中发生率非常高的病菌,并呈现出向社区扩展的趋势[1]。另一方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具有多重性,给临床诊疗以及控制院内感染率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了研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院内的感染和耐药的情况,我院对部分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研究分析,旨在给予一些可靠的理论依据指导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3月~2013年8月我院所有送检标本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的病例。送检的标本包括血液、痰液、尿液、脓液等。

    1.2方法 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的要求对送检标本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将VITEK-2革兰阳性球菌鉴定卡应用于细菌的鉴定,并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06年版的标准判断对结果进行鉴定[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