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
编号:13705520
功能性便秘62例的临床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8日 洪宗元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便秘患者62例,根据患者不同的便秘类型进行饮食的调节和适当的锻炼,给予患者合理的药物治疗。结果 62例患者的功能性便秘情况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由于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病因不相同,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才能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分析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会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疾病,因非器质性的原因致使排出的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少(每周少于3次)、排便不尽感等。是临床常见症状,多长期存在,长期困扰影响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先进设备的涌现,对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水平有明显提高,据相关的调查分析,18~70岁的年龄阶段的发病率为6~7%,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上,60岁以上发病率为15~20%。且精神因素是高危因子之一[1]。本研究对2007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便秘62例患者进行分析,现将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便秘患者62例,其中男12例,女50例,18~70岁的患者平均年龄为(28.6±7.31)岁,从事的职业主要是文秘、IT行业、设计师、会计及银行职员等。

    1.2诊断标准 本研究以罗马-Ⅲ诊断标准来诊断,所有患者须排除系统性疾病及消化道器质性疾病。在1年以内出现了不少于12w发现以下症状的,属于达到标准:①排便费力(≥25%);②排便为块状或硬便(≥25%);③有排便不尽感(≥25%);④有肛门直肠梗或阻塞感(≥25%);⑤需要用手法(如手指辅助排便、盆底支撑排便)以促进排便;⑥排便小于3次/w且无稀便。必须符合以上2条或以上,符合:不用缓泻药几乎无松散大便[2]。

    本研究根据病理生理学机制分型:①慢传输型(STC):少便意(排便少于1次/w),粪质坚硬,排便困难,直肠指检无粪便或可及坚硬粪便:但肛门外括约肌的缩肛和用力排便功能正常:胃肠传输时间延长;缺乏梗阻型证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