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
编号:13705559
非语言交流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8日 《医学信息》 20141
     摘要:应用非语言交流,满足了语言沟通障碍而意识清楚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减少了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非语言交流;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体会

    非语言交流是指以人体语言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仪表和身体的外观、身体的姿势和步态、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触摸、图片和手势以及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的信息交流。而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由于疾病或治疗的需要等原因导致虽然意识清醒,但语言沟通障碍,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心理感受,从而产生许多精神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的顺利康复。因此,护理人员要设法与患者建立起非语言交流的沟通方式以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有关研究表明,在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反应中,感情的全部表达=7%言词+38%声音+55%体态语[1]可见非语言沟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心理状态分析

    尽管监护病房拥有完善的设备,高素质的医疗护理人员,严密的监测,整体化的治疗护理,仍有近50%的患者在监护期间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2]。这种不良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ICU综合症,可表现为定向障碍、记忆和判断力受损、焦虑、恐惧和抑郁,甚至拒绝治疗,影响疾病预后; 性别和个性特征的差异也影响其心理适应:男性或A型性格或在工作和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患者,当其常态社会角色转向患者角色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