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
编号:13705776
浅谈手术室护理纠纷原因的分析及防范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8日 《医学信息》 20141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改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也相应提高,医疗纠纷逐渐上升;手术室护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易引发护理纠纷;如何认清形势,更新观念,提高满意度和风险管理能力,防止护理纠纷,作者提出几点护理防范对策。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护患纠纷;对策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的逐步提高,全民法制意识不断强化,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责任倒置的颁布实施。手术室是一个为患者提供治疗的特殊场所。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应更新观念,熟悉相关法律知识,强化法制观念,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主动改善护患关系,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

    1诱发护患纠纷的原因

    1.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法律建设的发展,医疗纠纷的法律处理广泛开展,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已增强,而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滞后,对于护理工作中习惯的侵权行为没有足够的重视,易出现忽视或侵犯患者合法权利的行为,如患者选择医生、自主权、知情权等,护理人员一旦侵犯了患者的权利,不管其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是好心还是恶意,都有可能引起护患纠纷。

    1.2专业技术不够熟练 手术室常常遇到重症、急症、复杂手术和抢救等,使用的仪器设备特别多,如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多功能电钻、高频电刀、腹腔镜、膀胱镜、C臂X光机等,许多护士对护理操作和仪器使用不够熟练,在紧急的情况下,就表现得很紧张,干起来手忙脚乱,难以适应手术的需要,会给清醒的患者造成心理障碍,失去安全感和信任感,为术后的情绪增加负面影响。

    1.3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记录不够重视 从实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后,手术护理需记录的内容不断增多,作为手术记录的原始资料,要求详细、准确、规范地记录,而有些护士思想上不够重视,往往出现记错、漏项、涂刮的现象,或记录模糊欠清晰,如患者的出入量、止血带的使用时间和压力、电刀的使用情况、植入物的名称和规格、器械的清点等等,都会因工作忙时而疏忽大意,留下隐患。

    1.4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不到位 患者的心理素质、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等会影响自身对疾病的态度和信心,患者需要的不仅是药物、手术,更需要沟通和理解。工作中不懂得关心人,"不会沟通"的护士很多,如在进行注射、摆放体位前,没有与患者解释清楚,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就勉强地进行,或者作简单命令等,加重了患者的紧张恐惧感;当患者询问手术费用清单时,个别护士缺乏耐心解释,或解释不当,原本合理的事也让患者产生疑惑。

    1.5安全意识薄弱。手术患者从进入手术室到术后返病房期间没有家属参与照管,只有医护人员一直陪护着患者,而有的护士对自己所负责的患者情况不掌握,如患者的病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是否输血、所需的器械等;对移动患者是否碰撞、各种管道是否牢固等也常常被忽视;查对制度不够认真。

    1.6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在中国加入WTO后,护理服务向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成为必然,人们会用国际或国内通用的医疗护理服务标准来衡量护理服务工作,而还有护士的思想观念较落后,不思进取,工作中不顾患者的思想感受,认为完成手术就行了,其实,满意的服务态度是减少护理纠纷的良方妙药。

    2防范对策

    2.1加强护士的法制观念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我国有关法律知识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通过相关的继续教育,丰富法律知识,知道患者在就医时享有的基本权力,懂得在护理中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避免侵犯患者权利,如骨科患者使用内固定器械,眼科患者使用人工晶体等,使患者了解到将要植入体内的物品的具体信息;患者要求复印病历及相关资料,或索取手术费用清单时,不要因怕麻烦而拒绝,应友善地提供相应资料,满足患者合理的要求。

    2.2加强护理专业技能的培训 患者可以从一个技术能力不强的护士,推测该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水平,一旦出现不满意的问题,如静脉穿刺一次不成功也会成为导致护患关系紧张的导火线。因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我院手术室经常组织护士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开展业务技术培训,护士每月考核护理操作一次,每季度组织专业技能比赛,如静脉留置针、输液泵、心电监护仪,C臂X光机的使用等,要求护士在护理操作中做到技术娴熟,动作轻柔,争取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

    2.3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释义》,了解易引起医疗纠纷的护理环节,不要轻视手术护理记录的书写,记录不清楚或一字之差而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所以,要求护士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谨慎。手术室和护理部根据我院手术特点和参照其它医院的手术护理记录单,共同设计了一种集患者查对和术中用品清点为一体的手术护理记录单,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电刀和止血带的使用情况、出入量、引流管的使用和特殊情况、台上用物清点,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签名等,多数为"√"的形式,减少文字的书写[1]。

    2.4加强与患者沟通的能力 护患关系是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行为中与患者建立起来的一定联系的人际关系,良好的语言艺术是搞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因此,组织护士进行现代护士角色教育,使护士掌握现代护理服务的运作方式与技巧,丰富社会学、心理学知识,培养口才能力,利用早会交班的10min时间,互相交流经验和心得,如在系固定带时,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患者,系固定带就像坐汽车扎安全带一样,能保证术中安全;术中适当抚摸患儿的额部,轻握患者双手,都是最好的沟通表现。全体护士认识到善于与患者沟通交流能很好地解决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要求,拉近护患距离,减少护理纠纷。

    2.5加强查对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护理操作规程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实践经验,不断充实、修改、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每一项都有其可行性和科学性,是预防、判定差错事故的要素,也是解决纠纷的准则。于是,组织护士学习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查对制度,学习医疗纠纷案例,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认识到每一个小小的护理环节都不能马虎大意,做到接患者时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安置手术体位时注意受压部位,使用高频电刀时注意回路板是否牢固,要求清点器械和敷料3次并记录,即手术前、关闭前、缝合皮肤时。只有做到管理严谨,层层把关,就会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2.6强化服务意识 护理服务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患者满意,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患者不仅希望从护士那里得到技术服务和照护,还希望得到尊重和爱护,获得精神支持和心理安慰。为此,组织护士学习行为道德规范和文明用语,宣关注国际或国内医院护理的新动向,使护士更新思想观念,做到举止文雅、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处处为患者着想,理解手术患者恐惧的不安心情,懂得如何关心和安慰患者,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减少护患冲突。

    总之,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和有关医疗诉讼举证倒置的规定 ,那么如何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将工作做得更细,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护理差错和纠纷,提高护理的应对和风险管理能力[2],使护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是值得大家深思和探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红霞. 规范护理记录防范护理纠纷[N] .医药经济报,2009.

    [2]张艳芳.手术室护理纠纷原因的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10.

    编辑/李桦, http://www.100md.com(颜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