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信息
编号:13705777
基层医院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8日 《医学信息》 20141
     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denberger1974年提出的,指对工作中心理、情感和人际关系压力源的持续应激状态[1]。急诊护理是以急危重症患者集中、涉及多学科、易感染性、涉法及暴力事件多为特点[2],救治过程的开放性、复杂性和连续性,由于急诊工作的性质和工作环境导致了急诊科护士更易发生职业倦怠。我院是一个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急诊科设置及流程不规范,急诊科护士还要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再加上工作强度大,因此产生的职业倦怠程度也高,而高度的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还影响到护理质量的提高[3]。为抑制和消除急诊护士的职业倦怠,保障护理队伍的稳定性,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急诊护士职业倦怠原因进行分析并加以防范。

    1 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分析

    1.1 护理工作的高风险 护士担负着人命关天、救死扶伤的任务;临床上职业暴露也威胁着护士,针刺伤、玻璃等划伤有染上血液传播等疾病的危险。

    1.2 护理工作的高责任 护理工作是一项有着高度责任的职业,对象是有生命的人,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同时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士工作的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

    1.3 高度紧张状态 急诊护士承担着"120"急救任务,急救中心一旦发出出诊指令,就快速赶赴现场,如果患者病情重,到了现场患者和家属总是责备迟到,甚至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急诊护士在出诊途中有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