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糖尿病的护理
摘要:糖尿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病症之一,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不断加剧,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糖尿患者群逐年增多,属慢性终身疾病,易合并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在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案治疗的同时,加强整体护理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护理
1糖尿病的有关表现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1]。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患者群逐年增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已成为社会级的难题。
1.1老年人糖尿病的并发机制
1.1.1遗传因素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疾病。1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与某些HLA基本位点相关;2型糖尿病有更强的遗传基础,同卵孪生子患病一致率高达90%~100%。
1.1.2自身免疫功能低下病毒感染可启动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在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细胞抗体,并可见到免疫性胰岛炎病变。
1.1.3环境因素如都市化生活、缺乏体育锻炼、高热量饮食等均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1.2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多数起病缓慢,早期可无症状,逐渐进展,在某些应激情况下发病或以急慢性并发症就诊,如酮症酸中毒昏迷或皮肤瘙痒、肢体麻木、疖病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见于部分患者。出尿次数及数量均明显增多,可达3~5 L/d以上。多尿失水,患者常烦渴多饮。葡萄糖大量丢失,不能充分利用,体内能量来源减少而易饥饿、食欲亢进、进食量明显增加。
2老年人糖尿病的主要护理措施
2.1预防感染
2.1.1病情观察 注意检查足部皮肤。密切观察血糖、尿糖变化。了解患者有无感觉异常、感染及皮肤破损情况,有无咳嗽、痰,有无腹痛及排尿异常现象。
2.1.2控制血糖 规定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用,严格遵守用药治疗,不得私自停减药物。
2.1.3保持身体清洁 要经常用温水擦洗身体,特别应注意保持会阴、足部的清洁。
2.1.4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定期用紫外线灯照射;嘱患者避免接触上呼吸道感染人员。
2.1.5积极处理皮肤损伤及感染一旦发现损伤及感染,应积极清创、消毒、包扎,应用抗感染药物,必要时请专科医生处理。
2.2药物护理
2.2.1口服降糖药 ①双胍类药物进餐时或餐后服,禁用于肝肾功能不良、心、肺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等,因为苯乙双胍胃肠反应较大,可引起酮尿、高乳酸血症。所以用药过程中监测尿酮体及肝功能;二甲双胍有轻度胃肠反应,少数患者有腹泻、肝功能损害,停药可恢复。②磺脲类药物应在饭前30 min口服,有很大的副作用。③阿卡波糖应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副作用有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胃肠炎及溃疡病症忌用。
2.2.2胰岛素的应用 ①用的剂量要正确。由于胰岛素本身的剂型的不同,所以要特别注意每毫升的含量,避免不准确的剂量出现。②对于注射胰岛素的部位要进行选择。常用部位有臂大肌、上臂外侧、腹部、股外侧,将每个部位分为15个注射点,3次/d,可用5 d,1 w内同一部位不应注射2次。③注射时间的要求,一般对于中长效胰岛素的注射时间没有严格要求,但对于速效制剂的注射必须强调在进餐前30 min注射。④有些胰岛素需要混合注射时,要做到先抽取普通的人后在抽取中长效的。混合注射胰岛素时,先抽普通胰岛素,再抽中长效胰岛素。⑤对胰岛素要进行有效保存。5℃冰箱保存(长效及中效可保存3年,普通RI保存3个月)禁止冷冻;为防止注射部位脂肪萎缩,使用前1 h自冰箱取出胰岛素恢复至室温。
2.3酮症酸中毒的护理
2.3.1病情观察 ①监测尿糖、血糖,血、尿酮体,电解质,肾功能及血气分析。②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尤其注意血压、体温及呼吸的形态、气味。③尿量的变化,记录出入量。
2.3.2遵医嘱补液,给予胰岛素,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2.3.3昏迷护理;对于昏迷者应加强口腔、皮肤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防止血栓性静脉炎及肌肉萎缩,防止患者坠床受伤等。
3饮食护理
患者入院后即对饮食行严格控制,加强全面的饮食护理干预。强调饮食控制是一项终身性的、长期的需坚持的工作,规律、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建立可使疾病进程得以延缓。饮食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对每日进食总热量行严格限制,主食宜为0.2~0.3 Kg/d;多摄入豆制品、水果蔬菜、杂粮等,保障摄入优质蛋白,但需在0.15 Kg/d;食物禁忌高糖;可依据患者的血糖、喜好、口味等行住院期间的饮食设置,注重营养性,以在增强抵抗力的同时稳定血糖水平。
4健康宣教
将糖尿病基础知识设计成小册子,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并充分发挥医院宣传栏的作用,行糖尿病相关保健知识宣教。定期组织开办病友会,就包括如何自行监测血糖、发病诱因、注意事项、饮食计算、用药方法等进行问答。使患者自觉提高健康保健认识,并在生活中实际应用,了解患者需求,行针对性的宣教,以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
5心理干预
老年各项身体机能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减弱表现,性格相对固定,感觉器官敏感性减退,故需主动、热心的同患者沟通,真诚、耐心、缓慢交流,使患者理解并掌握医疗目的及自我防护知识,积极配合医护[2]。另外,因病程迁延、需长期的医疗过程,家庭多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患者易出现烦躁、焦虑心理,护理人员需仔细询问、细致观察,行针对性的疏导工作,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提高家庭及社会的重视力度,使患者不良情绪消除,保持乐观心情,积极应对治疗。
参考文献:
[1]陆懿,张彩华.Orem 自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5):4290-4292.
[2]刘爽.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指导[J].实用护理,2010,18(7):12.
编辑/张燕, 百拇医药(邱名淑)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护理
1糖尿病的有关表现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1]。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患者群逐年增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已成为社会级的难题。
1.1老年人糖尿病的并发机制
1.1.1遗传因素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疾病。1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与某些HLA基本位点相关;2型糖尿病有更强的遗传基础,同卵孪生子患病一致率高达90%~100%。
1.1.2自身免疫功能低下病毒感染可启动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在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细胞抗体,并可见到免疫性胰岛炎病变。
1.1.3环境因素如都市化生活、缺乏体育锻炼、高热量饮食等均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1.2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多数起病缓慢,早期可无症状,逐渐进展,在某些应激情况下发病或以急慢性并发症就诊,如酮症酸中毒昏迷或皮肤瘙痒、肢体麻木、疖病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见于部分患者。出尿次数及数量均明显增多,可达3~5 L/d以上。多尿失水,患者常烦渴多饮。葡萄糖大量丢失,不能充分利用,体内能量来源减少而易饥饿、食欲亢进、进食量明显增加。
2老年人糖尿病的主要护理措施
2.1预防感染
2.1.1病情观察 注意检查足部皮肤。密切观察血糖、尿糖变化。了解患者有无感觉异常、感染及皮肤破损情况,有无咳嗽、痰,有无腹痛及排尿异常现象。
2.1.2控制血糖 规定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用,严格遵守用药治疗,不得私自停减药物。
2.1.3保持身体清洁 要经常用温水擦洗身体,特别应注意保持会阴、足部的清洁。
2.1.4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定期用紫外线灯照射;嘱患者避免接触上呼吸道感染人员。
2.1.5积极处理皮肤损伤及感染一旦发现损伤及感染,应积极清创、消毒、包扎,应用抗感染药物,必要时请专科医生处理。
2.2药物护理
2.2.1口服降糖药 ①双胍类药物进餐时或餐后服,禁用于肝肾功能不良、心、肺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等,因为苯乙双胍胃肠反应较大,可引起酮尿、高乳酸血症。所以用药过程中监测尿酮体及肝功能;二甲双胍有轻度胃肠反应,少数患者有腹泻、肝功能损害,停药可恢复。②磺脲类药物应在饭前30 min口服,有很大的副作用。③阿卡波糖应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副作用有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胃肠炎及溃疡病症忌用。
2.2.2胰岛素的应用 ①用的剂量要正确。由于胰岛素本身的剂型的不同,所以要特别注意每毫升的含量,避免不准确的剂量出现。②对于注射胰岛素的部位要进行选择。常用部位有臂大肌、上臂外侧、腹部、股外侧,将每个部位分为15个注射点,3次/d,可用5 d,1 w内同一部位不应注射2次。③注射时间的要求,一般对于中长效胰岛素的注射时间没有严格要求,但对于速效制剂的注射必须强调在进餐前30 min注射。④有些胰岛素需要混合注射时,要做到先抽取普通的人后在抽取中长效的。混合注射胰岛素时,先抽普通胰岛素,再抽中长效胰岛素。⑤对胰岛素要进行有效保存。5℃冰箱保存(长效及中效可保存3年,普通RI保存3个月)禁止冷冻;为防止注射部位脂肪萎缩,使用前1 h自冰箱取出胰岛素恢复至室温。
2.3酮症酸中毒的护理
2.3.1病情观察 ①监测尿糖、血糖,血、尿酮体,电解质,肾功能及血气分析。②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尤其注意血压、体温及呼吸的形态、气味。③尿量的变化,记录出入量。
2.3.2遵医嘱补液,给予胰岛素,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2.3.3昏迷护理;对于昏迷者应加强口腔、皮肤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防止血栓性静脉炎及肌肉萎缩,防止患者坠床受伤等。
3饮食护理
患者入院后即对饮食行严格控制,加强全面的饮食护理干预。强调饮食控制是一项终身性的、长期的需坚持的工作,规律、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建立可使疾病进程得以延缓。饮食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对每日进食总热量行严格限制,主食宜为0.2~0.3 Kg/d;多摄入豆制品、水果蔬菜、杂粮等,保障摄入优质蛋白,但需在0.15 Kg/d;食物禁忌高糖;可依据患者的血糖、喜好、口味等行住院期间的饮食设置,注重营养性,以在增强抵抗力的同时稳定血糖水平。
4健康宣教
将糖尿病基础知识设计成小册子,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并充分发挥医院宣传栏的作用,行糖尿病相关保健知识宣教。定期组织开办病友会,就包括如何自行监测血糖、发病诱因、注意事项、饮食计算、用药方法等进行问答。使患者自觉提高健康保健认识,并在生活中实际应用,了解患者需求,行针对性的宣教,以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
5心理干预
老年各项身体机能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减弱表现,性格相对固定,感觉器官敏感性减退,故需主动、热心的同患者沟通,真诚、耐心、缓慢交流,使患者理解并掌握医疗目的及自我防护知识,积极配合医护[2]。另外,因病程迁延、需长期的医疗过程,家庭多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患者易出现烦躁、焦虑心理,护理人员需仔细询问、细致观察,行针对性的疏导工作,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提高家庭及社会的重视力度,使患者不良情绪消除,保持乐观心情,积极应对治疗。
参考文献:
[1]陆懿,张彩华.Orem 自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5):4290-4292.
[2]刘爽.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指导[J].实用护理,2010,18(7):12.
编辑/张燕, 百拇医药(邱名淑)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老年保健 >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