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溃疡
编号:13704180
胃溃疡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22日 《医学信息》 20143
     摘要:目的 观察胃溃疡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hsCRP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3例Hp+胃溃疡患者为治疗组,同期就诊的80例Hp-胃溃疡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根除Hp三联疗法,包括奥美拉唑(20mg,2次/d)、阿莫西林(1g,2次/d)、克拉霉素(500mg,2次/d),疗程2w。随访3个月,治疗前后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sCRP。结果 开始治疗前,治疗组血清胆固醇及hsCRP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血清胆固醇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结束时血清胆固醇及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通过根除Hp,可降低胃溃疡患者血清hsCRP水平,胃溃疡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同时监测hsCRP水平可判断胃溃疡是否Hp感染,也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评价抗Hp治疗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胃溃疡;hsCRP;幽门螺杆菌

    许多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与胃溃疡(GU)等多种慢性胃病关系密切,并证实Hp感染为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但目前对Hp引起GU的发病机制研究较少,一般认为是Hp感染引起胃黏膜炎症削弱了胃黏膜屏障功能[1]。近年来,国内文献报道[2]Hp感染可导致胃局部及全身性持续性的炎症状态,促进胃溃疡的发生、发展。国外文献报道[3]Hp感染能引起机体的全身炎症反应,上调机体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hsCRP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有一个持续受损的慢性反应过程,这种慢性反应过程可引起胃溃疡。为进一步了解不同胃溃疡患者hsCRP水平和胃溃疡患者治疗前后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本研究对163例胃溃疡患者进行了hsCRP检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0月本院确诊的83例胃溃疡患者为治疗组,并治疗前经13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为Hp+。其中男55例,女28例,年龄(47.4±6.9)岁,所有病例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排除胃癌,近期无其它感染性疾病及慢性炎症性疾病,并排除免疫、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其它器官疾病,且治疗前半年内未使用过抗生素。同期就诊的80例Hp-胃溃疡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45.8±7.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根除Hp三联疗法,包括奥美拉唑(20mg,2次/d)、阿莫西林(1g,2次/d)、克拉霉素(500mg,2次/d),疗程7d,共一疗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随访期3个月,两组患者均接受详细的病史及体格检查。随访期内,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多潘立酮等对症支持治疗,且两组在药物使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外周血清hsCRP测定 治疗前后两次对两组患者行血清尿酸、血脂、肝肾功能和hsCRP检测。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根除前后水平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束时,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再次评估Hp感染情况,治疗组根除成功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无新发Hp感染。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除治疗组LDL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其余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血清总胆固醇、hsCRP比较:开始治疗时,治疗组血清胆固醇、hsCRP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血清胆固醇、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结束时血清胆固醇、hsCRP明显降低(P<0.05),见表2。

    3讨论

    Hp致病机制非常复杂,除对胃肠道的直接损伤之外,还能与内皮细胞结合,刺激内皮细胞上调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泌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和细胞因子不仅诱导单核细胞黏附到血管内皮,而且有白细胞趋化作用,使白细胞黏附、聚集并损伤血管内皮,加重局部炎症反应[4]。研究显示,Hp感染能引起机体的全身炎症反应,上调机体血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3]。

    hsCRP是一种主要在肝脏合成的微量蛋白,是全身炎性反应急性期非特异性标志,多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分子刺激肝细胞产生。其在血中半衰期约19h,且不受抗感染药物、免疫抑制药物及粮皮质激素等的影响。当机体在创伤和感梁等应激情况下,激活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细胞因子能诱导肝细胞产生CRP,其可与肺炎双球菌C多糖体反应,具有调理素作用,能激活补体,促进吞噬,刺激单核细胞表面的组织因子表达及其他免疫调控功能。正常情况下,hsCRP以微量形式(平均值约为3mg/L)存在于健康人的血清中,急性期可增加1000倍,随着病变的消退、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hsCRP水平又降至正常。Pasceri[5]等经研究发现hsCRP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有直接的致炎症效应。hsCRP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大量终末攻击复合物和终末蛋白C5b-9,造成血管内膜受损[6],继而激活血小板,引起血小板聚集、粘附,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其次,hsCRP可诱导人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损伤血管内皮,加重胃局部炎症反应。此外,粒细胞、单核细胞均含有CRP受体,CRP的大量产生,可以其受体活化细胞,通过浸润、聚集或分泌产生细胞因子造成胃血管内皮的损伤,参与溃疡的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组hsCRP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经根除Hp治疗后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胃溃疡患者hsCRP升高,根除Hp后胃溃疡患者hsCRP水平明显降低。这表明hsCRP作为一种具有高度敏感性的炎性标记物直接参与了胃溃疡的形成过程。因此,hsCRP与Hp相关性胃溃疡的发生、发展有关。

    综上所述,Hp感染能引起胃溃疡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上调机体血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在胃溃疡的诊治中,常规监测hsCRP水平对判断胃溃疡是否Hp感染、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及对抗Hp治疗效果的评价有重要有意义,同时胃溃疡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Hp感染相关的研究对明确Hp感染与胃溃疡之间的联系起了一定的探索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87-395.

    [2]朱观宇,李康,刘旭明.CagA+幽门螺杆菌根除前后对胃溃疡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hsCRP的影响[J].新医学,2013,44(5):314-317.

    [3]Saijo Y, Utsuqi M, Yoshioka E, et al. Relationship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to arterial stiffness in Japanese subjects [J]. Hypertens Res, 2005, 28: 283-292.

    [4]蔡英,王晶桐.Hp相关慢性炎症和免疫因子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09,25:331-333.

    [5]Pasceri V, Chang J, WillerSon JT, et al. Modul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mediate monoeyte the moattaettant protein 1 induction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by antiatherosclerosis drugs[J]. Circulation, 2001(2): 531-534.

    [6]高原.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疾病[J].西藏医药杂志,2003,24(2):16-17.

    编辑/申磊, http://www.100md.com(苗冰清)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