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4
编号:13703527
2006~2012年白山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29日 黄亚江 庄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对2006~2012年白山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6~2012年白山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白山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全部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59.09%,事件原因分为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疫情两类,传染病疫情中,以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为主;3~5月、10~11月为高发期;以农村的乡镇中小学、幼儿园为主。结论 要加强教育部门与卫生部门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尤其是加强农村学校的卫生管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关键词: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学校由于人口密集,学生密切接触,成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2]。为掌握白山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本文对白山市2006~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2012年白山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上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报告标准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3]、《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1.3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2006~2012年全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2起,其中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3起,占报告总数的59.09%。13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发病407人,波及13165人,无死亡病例发生。事件分级为一般事件10起,未分级事件3起。

    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