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呼吸系统疾病 > 小儿肺炎
编号:13703760
13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呼吸系统感染的诊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29日 《医学信息》 20144
     摘要:目的 讨论小儿肺炎支原体呼吸系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小儿肺炎支原体呼吸系统感染136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136例患儿临床表现均有反复咳嗽,血清MP-IM检测呈阳性112例(82.3 %),予以阿奇霉素治疗,有效率100%。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可发生,秋冬季节为高发季节,发病率明显增加,学龄前、学龄儿童多见。及时明确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呼吸系统感染;诊治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无细胞壁结构,含有DNA和RNA,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原之一。干咳少痰为本病突出的症状,起病缓慢,病程长,容易复发,阿奇霉素疗效确切,及时明确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现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小儿肺炎支原体呼吸系统感染136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小儿肺炎支原体呼吸系统感染136例,其中男87例,女49例。首次发病6个月~16岁,平均年龄4.6岁;复发56例,13例患儿每年均见感染;发病季节:1年四季均有,秋冬季节多见。

    1.2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干咳少痰,时间长、反复,136例均有咳嗽症状。病初伴发热102例(75%),热型多为不规则热。喘息69例(50.7%),咽痒咽痛等咽部不适38例(27.9%),以学龄期及青少年为甚,3岁以下儿童不能正确表述因此未做统计。有过敏性鼻炎37例(27.2%)。肺部体征多不明显,伴喘息的患儿肺部可闻及哮喘音、痰鸣音。肺部闻及湿罗音3例(2.2%),均为学龄儿童、青春期患者。检查咽部阳性体征多为扁桃体不同程度肿大和/或咽后壁滤泡增生。胸片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点片状阴影,有2例表现为肺下叶片状阴影。血常规白细胞一般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可升高。

    1.3诊断与治疗 诊断依据血清MP-IM检测及典型的临床特征。136例患儿均做血清MP-IM检测,阳性112例,阳性率82.3%。临床诊断24例,主要依据患儿反复慢性咳嗽、喘息,肺部体征轻而X线改变明显,临床应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疗效差,改用阿奇霉素治疗症状明显缓解最终病情痊愈。

    136例患儿均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5~10mg/kg.d),5~10d后,临床症状缓解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5~10mg/kg.d)序贯疗法,服3d停4d,连续用药4w左右,最长服用12w,直至血清MP-IM转为阴性或者临床症状消失1w为止,并进行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如止咳化痰、退热,清热解毒、抗过敏、雾化吸入等。

    1.4结果 经予以阿奇霉素不同疗程治疗136例患儿,血清MP-IM转阴,咳嗽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疗效明显确切。

    2 结论

    近些年,小儿肺炎支原体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加[1],主要经呼吸道传染,学龄前儿童及青年常见发病,婴幼儿亦不少见,全年均可发生,占小儿肺炎的10%~20%[2]。血清MP-IgM检测是目前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最好方法[3],IgM是机体受MP感染时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检测MP-IgM可以早期诊断。若同时检测MP-IgM和MP-IgG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由于血清MP-IM在感染第3d升高,1w左右可查出,1个月左右达高峰,12~16w转阴,因此,慢性咳嗽的患儿检测可能是阴性,故在临床上可用阿奇霉素诊断性治疗,效果明显。另外,临床上反复发作哮喘、喘息的患儿,使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时,予以阿奇霉素治疗,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因此,临床用药不能完全依据血清学检查,可在病程2~4w内复查。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一定时间疗效不佳者,需及时调整诊断思路[4],应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在诊断时不能完全依据血清学检测,也应结合临床表现特点,如剧烈的干咳少痰,肺部体征少,X线改变明显:可呈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肺门阴影增浓、胸腔积液等,特点是游走性浸润。这样才能全面正确作出诊断,避免误诊误治。反复MP感染可刺激免疫细胞的增殖,最终引起气道高反应和慢性炎症,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哮喘[5],所以及时诊治是非常必要的,以免发生严重慢性病变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治疗用药选用第二代半合成大环内脂类抗生素阿奇霉素,避免了第一代(红霉素)抗菌谱窄,不良反应大,耐药性等问题,阿奇霉素口服吸收快,组织分布广,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细胞内游离浓度较同期血药浓度高10~100倍,t1/2长达35~48h,为大环内酯类中最长者,仅需给药1次/d[6],因此患儿容易接受。观察临床用药不良反应主要为输注阿奇霉素时出现恶心、腹痛、腹胀、厌食等胃肠反应,予以VitB6对症处理,缓慢滴注(30滴/min),浓度小于1%,均能缓解。另外阿奇霉素不能与中药注射液续用,因两种药物在滴管中出现浑浊沉淀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口服未出现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所有阿奇霉素治疗患儿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毒副作用。阿奇霉素治疗安全有效方便,不良反应少而轻能耐受,但疗程应达3~4w或以上,停药过早未达到治愈的目的且易于复发。

    参考文献:

    [1]曾文光.小儿X线表现附95例报告[J]. 医学伦理与实践,2007,20(20):217-218.

    [2]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M].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80.

    [3]袁壮,董宗祈,鲁继荣 ,等.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56-457.

    [4]袁壮,董宗祈,鲁继荣 ,等.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49-554.

    [5]张晗,尚云晓.支原体感染与哮喘[J].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3,30(5):236-238.

    [6]杨宝峰.药理学[M].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98.编辑/哈涛, 百拇医药(邢利嫦)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呼吸系统疾病 > 小儿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