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7
编号:13698846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评估及护理措施(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9日 《医学信息》 20147
     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病死率极高的疾病,除引起多种躯体功能障碍外,还常常继发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1]。脑卒中后情绪障碍如卒中后抑郁(Postsroke depression)可降低康复治疗效果,对躯体残损,认知功能和言语功能都有消极影响,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2]。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在脑卒中康复期(病程>2w),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对康复治疗有明显的协同作用[3]。因此,在脑卒中的治疗过程中,要了解和理解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点,如恐惧、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家庭和社会状况,做好心理护理,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8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55~83岁,临床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4],并经颅脑CT或MRI证实,脑出血15例,脑梗塞23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明显的下降。排除严重失语、失认等症状不能配合检查者;排除精神障碍既往史阳性者、脑卒中病情严重或伴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检查者;排除伴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

    2 心理评估

    2.1急性期 此期大部分患者表现为焦虑急躁心理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