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7
编号:13698896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9日 黄英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08例,其中54例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命名为对照组,54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命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包块缩小30%以上患者比例、血β-HCG降低30%以上患者比例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患侧输卵管的再通率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一定效果,但在甲氨蝶呤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具有更加稳定的显著的疗效,并且疗程较短,副作用小,让患者能够更快恢复健康,具有非常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输卵管妊娠;临床疗效

    输卵管妊娠是非常多见的一种异位妊娠现象,对生育期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通常为了避免对卵巢的损伤,保证生育能力,使用药物保守治疗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因此,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是当今许多医院在征求患者意见后所采用的最主流的一种方法[1]。我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同样基本上是采用药物治疗,并且在常规的甲氨蝶呤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入了米非司酮药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现将具体临床治疗情况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4例,年龄20~31岁,平均年龄(23.8±1.6)岁,平均包块直径为(3.7±1.1)cm,平均血β-HCG为(131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