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0
编号:13694229
肾动态显像评价2型糖尿病肾功能的应用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2日 孔宁宁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尿病肾病的病理基础是微血管病变,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2]。近年来研究发现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不少患者在其无蛋白尿阶段,即开始出现肾功能的损害[3-5],GFR是反应这一变化的较灵敏指标。在本研究中观察发现,DM1组即无蛋白尿组,对该组48个分肾进行定性分析,糖尿病各组分肾肾功能受损程度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无蛋白尿组即有部分患者肾功能轻度受损。随着尿蛋白量增加,肾功能受损程度加重。将GFR进行定量分析,该组GFR较NC组降低(P<0.05),上均表明该组患者在未出现蛋白尿时肾脏已经出现了受损情况,而此时SCr、BUN均在正常范围,提示在无蛋白尿阶段,尽管SCr、BUN正常的情况下,GFR已出现异常,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肾脏功能[6]:肾小球高内压可使肾小球局灶性硬化,伴有系膜基质扩张和基底膜增厚;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的机械力和剪切力引起内皮及上皮细胞损害,破坏正常的滤过屏障,蛋白滤过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张力增高,生长因子合成和释放增多,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增高直接激活PKC。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肾脏最终病理改变为肾小动脉硬化和肾小球硬化。②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发生机制很复杂,可能与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肾小管重吸收异常及多种生长因子等多个因素综合所致的结果[7]。

    核素肾动态显像还可获得肾功能曲线,所获得的tb、T1/2、C20相关参数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情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