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骨折的治疗策略(1)
1 髋臼的解剖及骨折的治疗原则髋臼由髂骨体、耻骨体、坐骨体组成呈凹形,髋臼后、上方骨质较厚而内壁较薄,表面以软骨覆盖。正常的髋臼向前、外、下方开口,外展45°,前倾约15°,在正常行走中承受约2.5倍体重负荷,髋关节的活动依赖股骨头与髋臼的接触协调。Malkan通过实验证实髋臼骨折移位1mm,接触压力即增加20%,移位2mm,接触压增加50%,从而造成应力分布异常,导致创伤性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因此,鉴于髋关节特殊的解剖及功能,诸多学者认为髋臼骨折应强调解剖复位,夯实固定。见图1。
2 髋臼骨折的术前评估
髋臼骨折的术前评估包括:①软组织情况;②影像学检查
2.1 软组织情况 髋臼位置较深,即使高能量所致的髋臼骨折也可能无明显的髋周肿胀,但实际引起的髋臼周围软组织损伤,甚至严重双柱骨折所致的周围器官损伤必须高度重视。因此,为减少二次损伤,髋臼骨折的患者入院后需常规予以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骨牵引,待软组织情况好转后择期手术(严重的开放性骨折例外),通常在伤后5~7d手术,此时骨盆小静脉栓塞形成[1],出血少,结合药物治疗,软组织肿胀缓解明显,骨折线清晰骨折块较易复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