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3
编号:13690061
新生儿低血糖症292例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2日 刘振球
第1页

    参见附件。

     从本文的统计看出,早产儿容易发生低血糖,远远多于足月儿。这是因为早产儿具有以下特点:①糖原和脂肪储备不足、摄入热卡不足;②生后正常及应激状态代谢所需能量相对较高;③糖异生、生酮作用和肝糖原分解机制不成熟;④胰岛素相对高水平;⑤易合并其他高危因素如低出生体重儿、小于胎龄儿、窒息等[7]。这些使得早产儿比较足月儿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胎儿肝糖原的贮备主要发生在胎龄最后4~8w,胎龄近37w时肝糖原贮备才迅速增加。胎儿棕色脂肪的分化是从胎龄26~30w开始,一直延续至生后2~3w。出生早期参与糖异生和糖原分解的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差,对各种升血糖的激素不敏感。生后12h生酮作用的两种限速酶: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I和β-羟基-β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的基因才开始转录。第一次喂奶对婴儿升糖机制成熟很关键,因其提供长链脂肪酸起动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I的转录和合成。血糖浓度下降引起体内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的一种适应性的反应,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皮质醇和胰高血素水平升高,使血糖浓升高,当这种反应发生故障或被某种病理因素限制时,常不能逆转低血糖[8]。

    巨大儿特别是糖尿病母亲新生儿,由于胰岛细胞处于分泌亢进状态,体内胰岛素过多,因而低血糖症发生率也较足月正常体重儿明显增高。本组患儿中巨大儿低血糖症发生率29.41%。曾有研究报道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低血糖症发生率为20%~40%,本组病例为38.46%。究其原因,是由于母亲的慢性高血糖症导致了胎儿的慢性高血糖症,因此引起胎儿胰岛素生成增加及胰腺的过度刺激,引起β细胞增生,并反过来引起胎儿高胰岛素血症,从而导致新生儿低血糖,而低血糖持续是由于肝糖原生成与释放减少所致,并且同时儿茶酚胺及胰高血糖素对低血糖反应减弱而加重[9]。

    窒息时机体严重缺氧,刺激肝糖原分解增加,糖原无氧酵解加剧糖的消耗增加,加之患儿进食少,消化吸收功能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